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 新闻动态

贵州陶瓷产业或将迎来发展最好时机

2010年11月15日 15:39:35  来源:《陶瓷信息》

2010年8月8日,经过长达三年的筹备,倍受外界关注的贵州省陶瓷协会(下称“贵州陶协”)在贵阳市宣布成立。
“作为目前我省第一个专业的陶瓷研究与市场协调机构,贵州省陶瓷协会将肩负着推动我省陶瓷产业健康发展的重任,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努力。”作为贵州陶协首任会长,王建山将此看成是贵州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今后几年贵州陶瓷产业或将迎来其发展的最好时机”。

作为贵州文化和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陶瓷在历史上曾演绎过无数个精彩瞬间,尤其是平塘县的牙舟陶,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自明朝洪武16年传入贵州,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作为贵州陶瓷的典型代表,牙舟陶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各项赛会大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牙舟陶闻名天下”的美誉。

但遗憾的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粗犷的陶制品开始被制作精细的瓷、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代替,贵州陶瓷开始走向没落,止步于日常用品的小规模,甚至作坊式生产。

20多年的沉寂,让陶瓷的发展逐渐遗忘了黔中大地。

此次,贵州陶瓷人重新集结成立陶瓷协会,以一个崭新的、集合的形象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旨在重振贵州陶瓷雄风,推动贵州陶瓷行业健康发展。

贵州陶协任重道远

记者:贵州陶协从筹办到成立历时三年时间,是否能用“漫长”或“坎坷”来形容这个过程?

王建山:三年的筹备期,不能说短,但我们身兼重任,为了能够应付将来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把准备工作做足却也显得十分必要。自2007年4月,贵州陶艺家在清镇市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召开的“中国陶瓷艺术论坛”上,发出成立贵州陶瓷协会,重振贵州陶艺事业的呼声开始,我们便以创作陶瓷艺术品为突破口,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项陶艺展览,让沉寂二十余年的贵州陶瓷重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如2007年11月杭州艺术博览会“火性人·湖南陶瓷艺术作品展”;2008年9月杭州艺术博览会陶艺展;2009年11月杭州“中国当代陶艺展”,连续三年均有贵州陶艺家获得金、银、铜、优秀奖和评委提名奖20余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陶艺大会·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中,贵州6人入选并获优秀作品奖;电视短片《贵州土陶》获优秀艺术交流奖。世界陶艺大会作为世界上规格最高的陶艺展会,有陶艺界的奥林匹克之称。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贵州陶协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时间里,我们一共召开过五次筹备会,对协会成立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这中途当然也要感谢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关怀和支持。

记者:您把贵州陶协的成立看成是贵州陶瓷产业发展的转折点,陶协成立后,将从哪些方面帮助贵州陶瓷产业发展?

王建山:在贵州陶协的章程中明确表示,将致力于推动贵州本土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协会将着力挖掘本土陶瓷文化的潜力,培养本土陶艺人才和发展,组织贵州陶瓷参与国内国际市场性和学术性交流活动,对贵州陶瓷资源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做好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进一步推进贵州陶瓷艺术与市场的融合等等。

例如,目前我们已经向省政府提出申请,拟对全省的陶瓷文化资源历史及现状作全面的挖掘整理和系统研究,争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撰写《贵州陶瓷的历史和现状》(暂名)一书,从而为政府提供较全面的信息以助参考,为企业提供详实可据的文献资料,也为贵州陶瓷产业发展提供较详实的依据;与贵州勰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拟对牙舟陶进行调研、整理与开发;并开始筹办明年举办贵州省第一届陶瓷艺术作品展。

贵州陶瓷产业或将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期

记者:目前,贵州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王建山:贵州自古就有土窑烧陶的习俗,从出土文物看,贵州陶器制作从战国到汉代,技术和题材都与中原相当,但风格因地域因素各有特征。目前,贵州境内除了平塘牙舟陶,还有织金沙陶、赤水红陶、绥阳白陶、贞丰黑陶与绞胎陶、余庆绿陶与黑陶、雷山灰陶、威宁白碗陶等等。

但受到诸多客观及历史因素的限制,这些陶瓷很多还都处于待开发状态,仅仅停留在日常用品的小规模,甚至作坊式生产。即便是贵州目前陶瓷产业发展最好的牙舟镇,也仅有“平塘县牙舟工艺美术陶瓷公司”、“牙舟陶工艺厂”、“彩石陶瓷公司”三家小型陶制企业和若干手工作坊,且这些企业和手工作坊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老化、设备简陋、形式单一、工艺粗浅,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记者:2007年,贵州陶艺家重新集结,发出了重振贵州陶瓷产业的口号,您觉得目前贵州是否已经具备了振兴发展的条件?

王建山:我个人认为贵州发展陶瓷产业条件已基本成熟。近年来,我们省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对于陶瓷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谢庆生副省长对贵州陶协的成立及陶瓷产业的发展给予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在向谢省长汇报工作的几次过程中,他都提出了做大做强贵州陶瓷产业的希望,并对提升贵州陶瓷艺术品质做出了要求,如条件成熟,今后在我省将兴建一个陶瓷工业园,把有一定规模的陶瓷企业集中起来抱团发展。在贵州旅游商品“十二五”规划中,牙舟陶亦被列入其中。省相关部门亦给予了贵州陶瓷协会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贵州陶瓷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近年来,我省陶艺家们对于重振贵州陶瓷热情很高,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陶瓷展,并取得了不俗成绩,让外界对我省本土陶瓷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加之,“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推动等外界因素的推动,贵州陶瓷产业或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记者:贵州陶瓷产业要想实现振兴,今后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王建山:贵州陶瓷产业起步较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陶瓷市场后发制人,就必须得走特色化产业之路。
通过长期的调研、思考,针对牙舟陶系列产品的开发,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思路,秉承保护与开发共存的原则。一方面对传统工艺要进行保护,利用其生产高档的现代艺术品;另一方面,对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的企业,要引导其向工艺美术品、礼品、旅游商品等方向发展;对于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则帮助其实现规模生产,并形成产业化,主要发展方向是特色食品、土特产、酒、茶叶等包装。

贵州旅游商品有十大类,其中特色食品是一大类,但目前贵州的特色食品很少有特色包装。很多产品的包装都是外省帮忙生产的,如很多酒包装、盐酸坛都是从湖南、四川等地引进来的,可是这些生产企业由于对贵州文化缺乏了解,使得该产品包装缺乏贵州特色。如果用牙舟陶来生产这些酒、特色食品的包装,不仅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提升这些商品的档次,帮助其做成品牌。

在工业陶瓷、建筑陶瓷、卫浴陶瓷等领域,贵州也处于空白状态,除了少数地方有生产一些琉璃瓦之外,更多的都仅仅停留在工艺品的生产上。这其中有受技术、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但资源上,贵州有着一定优势,如贵州的高岭土、燃料等资源十分丰富。

这些发展领域的空白,为贵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了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而这些也是我们陶协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目前,我省清镇市正计划从外地引进一些资金,在清镇市建一家陶瓷装饰材料厂。

总的来说,只要能抓住机遇,贵州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光明的。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