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书画艺术鉴赏

书画 | 曾宪高画画作文

2018年08月24日 09:55:20  来源:美讯网

1.jpg

2.jpg

曾宪高,1937年生于广东海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汕尾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曾任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担任过全国美展评委。曾先后在亚洲、美洲、非洲一些国家及港澳地区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收藏;山水画《宁静的世界》1986年参加国际和平年画展并送联合国展出。出版有画集,发表有散文诗、美术评论等。

曾宪高作品

3.jpg

天山冬雪

4.jpg

大地旋律

5.jpg

高原日出

用我的文字写我的画

曾宪高

我喜欢画,也喜欢文字。

从小我就爱画画,大学毕业后从事美术工作,一直离不开画。从南画到北,从东画到西,跑遍中华大地。我四处在寻觅,想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岁月无情,如今头发已花白,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踩下了无数脚印。我想静下来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艺术历程……

我画画,也写写文章,曾写过许多游记、散文等文学作品,今天就让我用自己的文字来写自己的画。

眼前人们看到的,我的绘画作品,是山水画,是西部高原风光。作为一个生在南方,长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地道南方画家,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去画大西北干旱的高原风光?也难怪有人不理解。记得1995年我去新疆,一位同行南方画友,坐在车里看到车外没完没了的荒凉大地,厌倦了,回过头来对我说“你疯啦,怎么老往这里跑?”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一个画家,只要他在执意地追求,不说他是疯,也和疯了差不多。

1987年,我沿着丝绸之路走进西北高原,目睹那辽阔、浩瀚、神秘的大地,我的心被震撼了。那巍巍雪山,无边大漠,茫茫戈壁,如诗草原,无不扣动着我的心弦。它把我的创作思维吸引过去了。从此,我不断地往西北高原跑,恨不得跑遍每个角落,生怕漏掉一处景观。

为了登上塔什库尔干,我曾三次赴南疆:第一次,在喀什车站被偷,失去了身份证和边防证,无法上去;第二次,因相机失灵,无法收集资料,中途折返;第三次终于登上了帕米尔高原上的山城——塔什库尔干。

艺术所表达的是情,我以一个南方人的情怀去了解高原。在我心目中,那神秘大地是巨大的画卷,是雄伟诗篇;那戈壁滩上旋转的龙卷风,是谱写在大地的音符;那呼呼北风,是天地吹奏的乐曲。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就认真地在“阅读”西北高原这部厚厚的诗作。

我不是理想主义者,因为大自然本身存在着美,画家追求的就是这种美。千方百计地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它表现出来。

西北大地培育出许多优秀画家,他们用自己对故土的深厚感情,画出许多高原山水画好作品,他们的作品已形成了独特风格。我从南方走进高原,当然不是为了沿着他人走过的道路,去享受他人成果。我只能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途径。

从直观看,绘画是形象,许多人往往被形象所迷惑。其实画的本质是“神”,所谓“形神兼备”是形中有神。古人把“神”视作画的灵魂,将画中“神韵”推到画的至高品味。“神韵”直接体现的,是画家的修养与情怀。

为了表达对西北高原的情怀,我不断在探索。通过各种绘画语言,动用了我学过的一切技法,洋的,土的,古的,今的都用上了。有位西北画家看了我的高原山水画,觉得新鲜,他说:“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画西北高原的,我们总是用浓墨重彩,画得很厚重才放手。”他的话,说出了南北画家的不同情感。高原山水在北方画家眼中是刚,在南方画家眼中是柔,我着重体现的,是高原的柔美与诗意。

九十年代,我第二次到香港举办山水画展。香港《集古斋》彭可兆先生看了我的高原山水画作品以后,高兴地对我说“这就是你自己,你就这样画下去。”他一句话,说出了我内心的期盼。我感到欣慰,这些年我没有白忙,我终于找到了我自己。我告诉他,一定会沿着已经走出来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有人说,你的画中西结合,像水彩,像水粉,像国画。但没有人否认,我的画是西北高原山水画,因为它凝聚一个南方人对高原的深厚情怀。正是这样的画,它才给人留下了印象。

作为画家本人,不能对自己的作品过多地评述,我这里写的只是自己走过艺术道路的一些感受,而更多的,应该让作品自己去说话。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