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打造冰雪画派的几点体会
冰雪画派是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创建的以表现大自然冰雪世界为题材的当代艺术流派。它既是创新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冰雪画家群体对本地域生存经验的心灵展现。自1984年3月黑龙江省林口县成立冰雪画会起,便有了冰雪画派的历史起点。历经30年,冰雪画派从地域性的本土意识觉醒到超越地域以弘扬冷文化为宗旨,通过冰雪世界的大美寻求宁静、崇高、纤尘不染的精神家园。2014年是冰雪画派走过30年的重要历程,也是冰雪画派经过打造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30年为一世”,通过对冰雪画派这段历史进行总结,我们得出了打造冰雪画派的几点体会。
一、文化艺术观念是冰雪画派发展的灵魂
冰雪画派不仅是冰雪画家在承载客观世界物象中选取的一个冰雪题材的切入点,也是通过描绘冰雪世界表达艺术家对冰雪精神和对冰雪内涵的审美观照。作为冰雪画派的创建者、冰雪画派的掌门人,于志学为冰雪画派设定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冷文化” 这一大文化概念之上。冰雪画派是冷文化在美术领域的诠释表现,表现的是冰雪世界的壮阔之美、粗犷之美和崇高之美的审美境界。冷逸之美是冷文化美学审美内涵的核心。“冷文化” 概念的提出,指明了冰雪画派的立足点和整个人类大文化的冷文化范畴和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于志学撰写的《冰雪画派宣言》是冰雪画派的艺术主张的纲领性文件,是冰雪画派的灵魂。
二、创造精神是冰雪画派立派的根本
于志学深谙创造意识对一个画家的重要,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万法归宗于创造,所以他特别注重引领和开启弟子的创造性思维,积极鼓励他们追求创造的人生价值。冰雪画派弟子不仅可以在冰雪画这一崭新艺术样式中体会到创造性的艺术语言符号,还可以从传统笔墨与矾墨结合的衍生中发展出新的形式语言和奥妙的艺术趣味。这是冰雪画派方兴未艾凸显于今日中国画坛的根本所在。
自冰雪画派在高等院校面对全国招收于志学冰雪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黄埔时期”以来,冰雪画派教学结束了过去“绿林”方式的教学模式,以高校平台为新起点,于志学制定了“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艺术家的创造品质”为目标的教学大纲,把创造精神和培养个性化艺术风格自始至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他不主张学生临摹他的作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感觉,直接以写生代替临摹,以“先有自我,后有古人”与传统中国画教学不同的理念与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冰雪画派30年作品展中,专家、同行、观众对冰雪画派各自都有自己的面貌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成功之处。
三、师法自然是冰雪画派的传统
冰雪山水画是中国画新画种,前无古人,没有传统的参照系。于志学总结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唯有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故而他反复告诫学生,范本在哪里?范本在自然中;图式在哪里?图式在自然中;法在哪?法在自然中。冰雪画的传统来自大自然,冰雪画派的传统依旧是到大自然中寻找冰雪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的规律。30年来,冰雪画派的足迹从祖国的黑河、绥芬河到黄山、张家界,从漠河北极村到大兴安岭敖鲁古雅,从内蒙古阿尔山到长白山、太行山,从燕山、云台山到祁连山、天山;从俄罗斯到英格兰,从新西兰的库克雪山到赤道的乞力马扎罗雪山,从南极到北极和鸟瞰中极,冰雪画派几乎踏遍了世界七大洲有冰雪的地方。通过国内外冬季冰雪大自然写生,使画派成员产生极大的震撼,找到了艺术灵感,感悟了冰雪的大美和冰雪情怀,师法自然是冰雪画派永远的传统。
四、不放松理论建设是冰雪画派的基石
于志学是位学理型画家,他的良好思维品质决定了他率领的冰雪画派从立派开始就十分注重理论建设。他提出冰雪画派一系列学术主张: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冷文化、冷逸之美、中国画黑白两域之美、墨有韵白有光、释天道惠泽万法……法在哪?法在自然中、中国画发展的太阳模型说、中国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万法之源自在为本、缺处才有天等。在于志学领导下,冰雪画艺术研究会十分重视冰雪画派实践与理论的总结,先后出版了《冰雪画教学》、《冰雪画教学2》、《冰雪画教材》、《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中国画名画家全集——于志学卷》、《冰雪画派》(上下)、《冰雪缘》(上下)、《中国冰雪画诞生地——汗马》、《冰雪恋歌》、《冰雪山水画论2》(上下)、《名家笔下的冰雪山水》、《于志学艺术思想与风格演变》、《于志学艺术思想刍议》及多种版本的《冰雪画技法》和《冰雪画派作品集》,总结和梳理了冰雪画派的艺术宗旨、学术观点、学术主张和冰雪画派的特点、技术特征及艺术价值,为冰雪画派向真正集实践、理论融为一体、当之无愧的艺术流派做出脚踏实地的努力。
五、回炉老会员、吸收新生力是冰雪画派保持活力的关键
冰雪画派30年来,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活力源自于志学“回炉老会员、吸收新成员”培养计划的实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于志学进行了打造冰雪画派的整体战略部署。每次展览之前的备战,他总要把弟子召集在一起研究创作、开作品观摩会,亲自把关,并亲自设定课题,反复检查指导。30年来,画派成员经历了结构、重组,有一如既往几十年沿着冷文化冰雪画艺术坚定不渝的冰雪画家,也有人经过大浪淘沙渐渐淡出冰雪画派阵营。自2007年以来,冰雪画派进入了“黄埔时期”,从全国各地注入了新鲜血液,于志学在培养新的生力军成为有艺术思想又有个人独特艺术风格的人才同时,不忘为老会员制定“回炉”集训的打造计划。经过若干年的艺术实践,大家都相继在绘画探索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十分渴望在导师带领下,相互交流,查找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证明,回炉打造老会员、吸收新生力是冰雪画派保持活力的关键,这样才能确保后继有人承担起中国冰雪画派继往开来的重任。
六、不间断举办展览是冰雪画派提升的重要手段
冰雪画派30年的历程始终坚持不懈在国内外举办冰雪画展。自1984年以来,冰雪画派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大大小小几十场冰雪画展,还接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委派在白俄罗斯由两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冰雪画展”,以及第六届冬亚会组委会举办的冰雪画展、英国北爱尔兰华人协会举办的冰雪画展、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雪·青春·未来·冰雪画展”和“冰雪情——2009中俄冰雪画艺术交流展”、“2010冬奥会冰雪情画展”、“2010中国内蒙阿尔山国际冰雪节冰雪画派作品展”、“2012中俄国际冰雪画展”、“北国风光 冰雪丹青——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冰雪画派作品展”、“漠河夏至北极光节中国冰雪画派名家作品展”及“冰雪画派三十年作品展”等。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冰雪画派成员的创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作者的创作潜力,既是冰雪画派30年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冰雪画派不断发展提升的历史见证。
七、冰雪画会是推进冰雪画派的核心机构
从中国绘画史来看,很多大家都有打造绘画流派追求永恒的理想。目前国内打造画派的热潮一直高唱不衰。但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的艺术流派并不多见,无数事实证明:画派很难打造。然而冰雪画派却不同于历史和当下的任何画派,它具有自身地域文化特质和表现对象广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得益于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创造冰雪画的超人胆识。开宗立派是他的艺术理想,他也多年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但作为领军人的于志学是位艺术家,繁重的创作任务和他的年龄使他没有更多的精力事无巨细地进行画派各种艺术活动的组织、教学、总结、管理、培训、策展、疏导、协调等具体事务性工作,他领导下的冰雪画会便承担了这一工作。由于冰雪画会负责人是经过中央美院人文学院专业学习和训练又非职业画家,不仅能很好理解和贯彻于志学艺术思想和精神,心无旁骛、全力推进画派的各项工作,还避免了画家本身担任画会领导与画家之间的名利分配等弊端。正如冰雪画派老画家张家纯所言:“于志学老师建了画派的硬件设施,实实在在;画会领导在软件管理上扎扎实实,尽心敬业,公正无私,这些软硬件缺一不可,唯有冰雪画派做到了极致,其他画派无法可比。”正因为有了冰雪画会的核心机构,才有力、有节、有效推进了冰雪画派各项工作的开展。
八、领军人不惜物力财力地奉献是冰雪画派的生存保障
冰雪画派的30年,是领军人于志学奉献的30年。于志学的大手笔、大气魄首先体现在他几十年毫不保留地传授冰雪画技法培养出众多弟子,为冰雪画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全部技术资源。从当年黑龙江边陲林口小县一批人追随他学习冰雪画的“星星之火”开始,到今日冰雪画派成员遍及全国22个省区市,他始终倾其心力、物力,殚精竭虑进行着冰雪画派的培育。30多年来,他家里学艺的弟子不曾中断过,少则几人、多则二十几人,他不仅无偿传授绘画技艺还提供食宿。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困难时期,搞活动时,外地的学生都集中住在他家,地上睡、床上睡、桌子上也睡。由于学习冰雪画的人数逐渐增多,他家里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他个人出资筹建冰雪画会会址和美术馆。在他第一个所建的美术馆被定为溢洪道拆除后,他继续不吝財力和精力,继续不屈不挠建馆。为方便弟子学习和创作,2006年于志学个人投资在北京延庆建立了冰雪画派教学基地,配备了师生宿舍、食堂、教室、画板、画案、桌椅、毛毡、投影仪、电视、音响、乒乓球台、被褥、黑板、洗衣机、挂衣架、晾衣架,成立了图书资料室,配备大量学习资料,免费提供学员学习。仅建延庆画派教学基地部分就耗费100余万元。于志学不仅把每年学校给他的教学津贴全部贴补在学员身上,还为学员免费发放大量学习资料和专用画笔和宣纸,还要在媒体上不断介绍冰雪画派的优秀画家,为有才华但生活困难的年轻画家提供帮助,自己出资组织一批批学员到国内外各地进行冰雪写生,自己出资出国举办冰雪画派展览,每次少则几万元、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正因于志学不惜血本,坚持了30年,才有了冰雪画派的不断发展的后劲,才有了冰雪画派今天的成果。
……
画派研究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课题,冰雪画派正在不懈努力为中国美术事业添砖加瓦。以上是30年来打造冰雪画派的一些切身体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14年11月2日写于京华鲈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