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谈中国画家的“悟性”

2014年07月21日 11:51:5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现代人很喜欢讲“悟性”,尤其是当人们做不成某件事或达不到某个目标时,就习惯归咎于“悟性不到”。中国画家也不例外,也喜欢谈自己的“悟性”。但到底何为“悟”,怎样才为“悟”,却很难得到画家深入正确的思考。就连对待(自我)境界提升这种大变化,一些画家也常常只以一个“悟”字来自解,而对“悟”的内容与方式都浑然不知,是有欺人欺己,大不明智之感。渐渐地这个关键词成了画家自我标榜(悟性高)的时尚语,让本就纷乱繁杂的中国画坛平添了更多神秘之处,也给许多不重修养,自认为是“艺术天才”的人,留下了操作和投机空间。

“悟”指一种思想境界上的提升,而我们认为这种提升不是无缘无故的,是识见积累至一定量后,才能在认知上发生的突破。讲得通俗一些,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遭遇失败和挫折,没能达到心里预期目标的时候,我们因而都知道这是由于认知的缺失而采用的方式方法有了错误。但知其错不能叫“悟”,知其为什么会错,这才在思想上发生了提升,才叫“悟”。当然,思想上有了“悟化”仅是提升的第一步,接下来涉及到怎样改错的问题,这叫做“修行”(修正自己之错叫“修行”,积累正确的知识经验,增强“正行”的能量叫“修养”)。中国画家的“修行”一定会落实在“笔墨”上,其间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要经过画家长期正确地学习、积累至一定量,然后又是一番“悟化”,以及一次正确的“修行”。小“悟”,小“修”;大“悟”,大修,任何人都不例外。

当代中国画坛浮虚急躁的风气,滋养了许多怪异浅薄的画风,很多画家都希望少修或不修,通过“顿悟”的方式获得成功,这种讨巧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中国画是一门跟中国文化理念非常契合的艺术,其“悟化”所需的知识经验不能凭个人之力空想出来,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画家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是先“信”,后“疑”,再“悟”。“信”指的是相信经典名作,这样才能以古人为师(如身边有精通画理的老师更好)。因为初学者对由笔墨组构的世界是完全陌生的,相信经典就是要学会让“笔墨”常“住”于心,并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心或其他与之相悖之心减弱,久而久之,画家的心里就会存“笔墨形”,追“笔墨境”。有了这些“笔墨”的基本理、法,画家才会对经典名作产生敬畏感。如果连敬畏经典之心都没有,即使整天面对圣贤的画作,你与他也不会产生交流,也无能力游于经典之中,自然也就不能体会圣贤先哲所崇尚的生命最好的状态(即自在)。如果你发现自己所谓的“自在”,不合于经典的“自在”,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经典错了,而是你的“小自在”与大自然常理的“大自在”存有巨大的差距,因此你无法与之相合。但若此时你坚持认定是他们(古圣贤)全都错了,那么你的“魔性”已然渐渐滋生。这说明你要的、不合于自然界常规常理的“自在”,其实是一个自己造作出的、只合于自己私心的所谓“自在”。画家若不放下这些与大自然相抵触的私心,就不能感应到经典的好处、妙处。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以“信”经典而入中国画之门是最好的选择。第二是先“疑”而后“悟”。此途径的关键在于:一、“疑”一定要在“笔墨道”上疑,即以笔墨体象为基础认识并感应所有的经典作品,然后识别出这些体象所蕴含的真正内涵。此时你会明白,跟自己相契合的“笔墨”不可能有现成的样式;而以自己本性为基础产生的、要求笔墨技法与之相融相生的“疑”,这才切入了“疑”的本质。二、生“疑”的契机很重要,如果天性不是很好,或起“疑”的出发点不对,则很容易步入魔道而不能自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疑”与“悟”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不能分开。对于中国画的学习者来说,不管是先“疑”还是先“信”,最终都要归于笔墨之道。前者是对大家而言,后者是对极个别天生对笔墨有感应的人而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代画圣们为什么可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并非因为他们都是(不学而通的)“艺术天才”,而是因为他们“善假于物也”。登高而能望远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放到中国画里来说,这座高山就是传统绘画,“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借古代名师之力,对于中国画家来说,不仅要好学,更紧要之处在于善学。如果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那么他的画风要么会落入平庸,要么会流于怪异。从中可见,中国画家的学习与进步是终身的,任何以天资聪明来替代学习都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信经典、依靠经典进行苦修才是我们学习中国画的不二法门。

文/张伟平 张雨婷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