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书画调包型伪作辨识

2014年03月17日 11:47:0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如今在市面上相对常见的有被实施“调包”可能的书画,除了上次说到的针对裱件与题跋之外,还有作伪于扇面和册页的两种造假招术。对于辨伪来说,后两种“调包”也是迷惑性极强,较具挑战性的,现分述如下:

成扇是中国书画形制中最具特色之一,它既是书画艺术载体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古今以来造型能力超强的书画名家们往往喜欢作扇形幅式的作品。如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潘天寿与陆俨少等等,他们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妙无比的扇面佳制,成了当下艺术市场上的抢手货。扇面形制具体样式有团扇与折扇两种,市场交易常见的是折扇。市场上所有扇面书画,皆有双面,有的保持原成扇制式,也有的已被剥开成二片,裱成镜片或立轴后交易,通常是一位或二位书画家在其中一面作画,另一面写字(亦有双面皆画或字)。于辨伪而言,要注意到扇面两个面的一字一画彼此间总带有相配套、相印证的意义。如,扇面作品的两面所作内容其题款多半会出现相同的上款(收受者名字),这便会让许多人在未看清作品的内在品质之前,在心里就已产生作品“出处”明确的感觉,可能会导致麻痹大意。有了如上所述的这些因素为前提条件,那么便不难破解扇面书画调包型伪作——若造假者对某件扇面作品其中的一个面,即或是“字”或是“画”施行克隆后的“调包”操作,只要仿造得有某种程度近似的话,会比任何独立型的书画伪作似乎更具“杀伤力”。

常规的折扇样式作品的两个“面”,它们皆署名陆俨少。一字一画上均有“子青”上款。该成品中的书法显然具备陆俨少亲笔所书的典雅飘逸、既沉厚又松灵的大家作派特征,因此绝对不可能有假;但另一面图2的画则笔线较为拖沓,韧性、刚度皆不足,造型也不精确,明显具有克隆造假形成的板、滞征象。在我认定此成品的画不是署名者亲笔时,为了举证,我即去查阅了几部有关陆俨少的画集,结果在由国内西泠印社出版社于1994年的《陆俨少作品精粹》一书中找到了。现在便没有任何悬念了:就是一件被实施“调包”过的署名为陆俨少的扇面成品,图2大部分笔墨系克隆真迹,图3的出示就是指认这一扇面书画作品是“真伪掺半”的如山铁证。

与上述的成扇相比,更容易被作伪者盯上并实施“调包”的当数名家的册页作品。原因一是册页形制对作伪操作来说更便利;二是近十来年,凡古今名家册页作品在市场上皆备受关注,身价飚升。特别是册页书画作品在形制与观赏方式上的特殊性所导致其更容易被“调包”,如市面上常见到的名家作的书画册页,页数少的有四至六开,常见的是八开和十二开,多的有二十开甚至二十开以上。且名家册页作品少系一位名家单独创作,多数则为数位名家联合来完成。其他幅式类型的书画作品与册页作品的观赏方式有明显不同:前者多为“一览无余”的一个画面;后者不论是装裱成册的,未裱或已裱成镜片形式,都只能被放置于案头或墙上,被“依次”从前到后地逐页审读。因此从一般性的品读习惯来说,每位鉴藏人在看一件署名某名家的册页作品时,对于先目睹的部分总会相对更认真一些,即所谓眼光“紧”(鉴定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到后来难免眼光就逐渐“松”起来,且前面部分的鉴定观点往往会“先入为主”般影响后来的判断。因此,如果作伪人在名家册页中靠中、后的位置,对若干小品作克隆后的偷梁换柱操作,让当局册页形成“真中掩假”的状态,对于鉴别真伪来说就着实有点难度了。

据我观察,近些年在艺术市场上被实施“调包”的名家册页作品数量似乎有增多的趋势,但被买家发现为伪作的概率并不高,也有个别该类成品还被编入被署名名家的作品专集中公开出版,说来实在令人遗憾。

在此请大家看一套四尺六开规格的分别署名吴茀之、陆俨少、李苦禅、谢之光的册页成品,如图4、图5、图6与图7,它们其中三开为真迹,一开为赝品。建议大家从署名名家的既有的笔墨与造型这些要件为标准入手进行判断,从而找出“调包”的那一开。本文此处之所以暂不公开答案,是为了让大家能加倍提高对书画鉴藏工作的警惕性。

凡辨识被“调包”的扇面与册页书画,最关键的问题是鉴藏者要避免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错误。现实中,很多自信的收藏者往往是因“真”的而忽视“假”(反之,也不能因‘假’而全盘否定一切)而带来失误。正确的鉴定作为应该是明察秋毫,对被鉴定物每一局部的笔墨与造型状态皆要作认真彻底的辨察。由此说来,书画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光要眼力好,还要有足够的细致与耐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