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佚名型伪作辨识
书画佚名式作伪除了上次说到的有克隆与“仿制”类型外,在市面上相对较常见的尚还有以挖款、章与仿造佛像祖宗像类型的成品。论它们的欺骗性,基本与上篇文章所述伪作类型相差无几。
凡以挖款、章式作佚名类型的伪,与克隆和“仿制”手法相比较,似乎在作伪操作上还会更便捷些。甚至于根本不用去动笔,只要靠某策划者的眼力与操作人(多数二者系同一人)的手便可完成一件佚名赝品的全部制作过程。其具体操作步骤分解是:策划者先物色好与某位名气较大的书画家风格面貌相近似的某位名气略小的书画家作品,坯本到手后操作人便将该画面中的全部题款和与作者信息有关的印章统统删除(挖补或者把画面中有作者信息的内容裁掉)。这样,一件佚名式伪作就“诞生”了。藉此,再将其抛头露面,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单观其画面,往往就会将其认作是位名气较大的书画家手迹,如此,便无形中将成品的作者“篡改”,“名”得以提升。
那么造此种伪的存在基础或者说客观条件是什么呢?其实不难明白,千百年来,我国传统的书画教育与创作模式明显地存在着“模仿继承式”,时至今日仍未完全改变。元、明、清及现当代有大量的中小名头的书画家就有不知其数的存世书画作品是模仿前朝大名家风格与面目。不仅如此,历代皆有不少大名家简直就是如法炮制般地把自己极具个性色彩的独门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弟子们,即老师怎么写或画,学生也依样画葫芦。如明代文徵明、蓝瑛、董其昌与近当代齐白石、吴昌硕、陆俨少与程十发等等名家,他们的子女和弟子们所作的一些作品,在行家眼里都近乎是这些名家的艺术的“克隆”。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书画造假者们若将那些市价相对低廉些的徒子徒孙们作品的款、章挖掉或裁掉,不就能造成极大的“误导”空间么?
如笔者前不久在北京一家拍卖行现场刚看到的一件镶在镜框中的作品,见图1小青绿山水画,此画被署上“佚名”的标签示众。乍一看此图无款无识,画工偏细致,所画山头、楼宇、树与点景人物的笔线和着色特征均与明代文徵明所画山水画的风格在表面征象上颇为接近。见图2(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卷》局部)。但笔者根据经验审视其行笔的软弱和造型状态的略显僵滞,及画面成色有非自然之迹,认为它原本应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某位小画家的手笔,被做了“手脚”之后,又被重新染了旧色。请仔细观察图1右边际处,至上而下的山石与树的形象突显窘迫、画面出现明显的左空右紧,此属不正常相,分明是原作右边有一寸左右的纸被裁剪掉并在右下方补钤了一印章的缘故。因此我个人判断此画原本有题款在右边,现在的“佚名”,已然并非其原始的客观状态,消除款识的操作动机不言而喻。
另外,佛像与祖宗像之类作品当今造假也十分严重,那是因为很多收藏者在书画购藏行为上存在误区。不少人片面地以为书画只要是“古”的或生成时间略久的就一定有收藏与经济价值,抑或正是当今众书画经销商们“功利性营销”所产生的后果。
鉴于如今在市场上不论名气大小和艺术水准高低的旧书画均有市场行情,因此就有人专造佛像或祖宗像之类的赝品。此类伪作有一些共性:一是一般尺幅都较大;二是画工以线描为主;三是敷色较为浓重;四是每一成品的装裱外观大同小异,画件都很陈旧,甚至于画内画外还有不少污渍与虫洞。
署为“清代佚名”《水月观音》的图3成品,起初是在北方某拍卖行2006年秋季拍卖会投拍时,我就感觉出它不可靠,近些年我在各地鉴宝时接触过很多同类型的画作。我个人认为,这类成品可能不是一个人画的,而是合作完成。突出的细节在画中观音的脸形,它就像是由一个“模子”重复复制出来的状态,否则其用线与造型就不可能会如此刻板和类同。其实它们均是模仿元、明、清时期宗教题材的道释画。图4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人作道释画,它是真实的古代佚名作品。比较起来,假的佛像或祖宗像之类成品的线条勾的较为僵硬;造型把握不够生动准确,或多或少有些走样,全画总体都缺失足够的庄严肃穆感;且色彩多数都很艳俗以及做旧痕迹明显。严格说,图3与图4两张图,真作与伪作在艺术质量与气息上可谓天壤之别。据知情者透露,当今在国内某地有着就像当年制造“苏州片”、“长沙造”那样,专门批量生产佛像或祖宗像之类赝品的作坊,然后将成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的字画销售场所。
辨识上述这些以挖款、章与仿造佛像祖宗像类型的成品,我以为摆正收藏心态至关重要。不论我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看藏品,都应排除功利与“想入非非”,唯有靠学术与真知灼见才能做到真伪评定工作。顺便还要在此提到的是,近两年我多次在拍卖行目睹有的古代画作入拍时,画上明明有题款,只是由于字数少或者写得小,且写于不起眼的位置,就被署为“佚名”,十足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从事书画收藏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文/黄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