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的学习与领悟
一、书法本质---把书法拉下神坛
一直觉得自己很笨,其实也就是真的笨。学习书法许多年了,一直没有写出像样的字来。套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就是:学的茫然,莫知领要,徒见别人成功之美,不悟美妙书法所致之由。就分布于累年,向规矩而犹远,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但好在我还是好学的,暂回济南这些天,无案无毡,不便写字。白天忙事,会友吃喝。晚来上网,不太喜聊天,便看看书论了。随看随忘,于是觉得自己这样的笨人还是有必要把书论抄录下来的好,再捎带着自己领悟一下。
既是自己领悟,总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要加进去。首先说明自己的立场是很讨厌把书法搞得神乎其神的书法神秘论。时下,有些人太把书法当回事儿了,非得把书法神秘化了,非得把书法搞成是少数人掌握的艺术,非得把书无百日功理解成,学习书法不可能一百天就能学成。
最早明确反对书无百日功的人可能是唐朝的徐浩,在其《论书》中说“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着成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应该。
先看看提出“书无百日工”的书圣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如何说:“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王羲之想要告诉我们是 :书法半并不神秘,书法并非高不可攀,人人可学。有灵性者能学成,无灵性者也能学成。而且,学成的时间并不需要花费那么可怕的漫长岁月。只要认真学它一段时间,即可踏入书法这扇艺术之门。当然古人所用数词常常并非实指,王的这个百日应该不是实际上就一百天。而是强调用不了太多的时间便会学有所成,便可打下基础,便可把自己笔下的墨迹堂而皇之称为书法。 这里,我先转载一个网友的文章如下:
千万别把书法欣赏神秘化了
书法欣赏本来是个很自然的事情,有些人却太把书法当回事儿了,非得把书法欣赏神秘化了,非得弄一大堆专业概念、名字术语、各种主义来吓唬人。
有人说,只有具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才谈得上书法欣赏。这话对不对?我觉得这话也对也不对,不对的成分多。
说它对,是从书法欣赏的较高条件说的,书法确实涉及到文史哲诸多领域,又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创作工具,没有一定的书法修养,欣赏起来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说它不对,是从书法欣赏的一般条件来说的。我始终认为,但凡稍有一点艺术修养的人,甚至稍有一点美感的人,都能欣赏得出书法之美。
想当年在农村老家,每逢春节写对联,连东家张大娘、西家刘大爷都能看得出来,我写的对联要比我二哥写的对联好,虽然我二哥是个大学生,我只是个中学生。也许张大娘、刘大爷说不出好在哪里,更说不出好的道道来,但凭着对美好事物的自然朴素的感觉,他们还是能分得出高低长短的。
甚至后来我接触到的部分老外,虽然他们汉字不识几个,却也能很精确地区分与判断书法作品的好与坏、高与下。他们凭借的又是什么呢?思来想去,凭借的不正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自然朴素的感觉吗?
由此可见,人们虽然在文化知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艺术感觉却是相通甚至相同的。想想真是悲哀啊,都啥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在搞书法欣赏的霸权主义,难道是要让我们回到贵族、僧侣独享文化教育特权的奴隶时代、封建时代吗?难道要剥夺我们普通老百姓对美好事物、当然也包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权利吗?这些人咋这么心狠呢,不但怀疑我们普通老百姓欣赏书法的能力,甚至还要剥夺我们普通老百姓追求美的权利。
细想起来,某些人有此认识实属必然。因为不少“书法家”已然把自己划入知识分子的圈子,而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又自命清高,习惯于、也是自觉地把自己与普遍老百姓划分到不同的圈子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增加了自己的归属感、优越感、成就感,而且也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君不见,当下的书法欣赏都快成一门专业了。有时,一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文字之美,远远超出了书法作品本身之美。当然,这于我等半个知识分子也不是坏事,可对于普遍老百姓来讲,却是一道屏障,因为普遍老百姓能把赏析文字看懂已属不易了,还何谈欣赏?也许这正是某些人的潜意识吧。你想想啊,如果连不识字的农民大伯、连中国话都不会讲几句的老外阿姨,都能欣赏中国书法了,还要我等专业人士干什么。
我说这么多,主要是想表达这么一个观点,千万别把书法欣赏搞神秘化了。书法欣赏本来是个很自然的事情,有些人却太把书法当回事儿了,非得把书法欣赏神秘化了,非得弄一大堆专业概念、名字术语、各种主义来吓唬人。何必呢,我看是闲着没事。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呢?
于丹的《论语》心得,不管其中有多少错误之处,但她(它)的社会效益毕竟是无可比拟的。我看于丹的贡献比那几十个孔子学院贡献大多了,更胜过N多个硕导、博导这几十年的薪水了。当然,至于学术上的争鸣,那是另当别论了。可话又说回来,学术争鸣最终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经世致用、造福社会,而只是为了评个职称、争个你长我短,那又顶个屁用。
不过,我还是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上面的观点,主要是从书法普及的角度说的,至于半知识分子们、知识分子们、书法家们,不妨还是从专业化的角度对书法作品进行赏析,这样也许更有利于推动书法艺术的进步吧。
上文估计是位没学过书法的朋友写的。是从欣赏角度来说的,但其实之于学习书法的人,道理是一样的。书法是无声之乐,基本人人认可,音乐连胎儿也听,书法估计有眼睛的人都会欣赏一二,只是引起的共鸣不一罢了。
感到有意思的是,千百年来,学书者对王羲之顶礼膜拜,推崇有加。学习他,追随他,但对他这一观点却持反对意见。“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 且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持此意见。几千年来,人们因循恪守着这一定律:学习书法不能急于求成,非长期坚持苦练便不能成功。
一边是书圣出口,岂是悠悠之谈。一边是约定成俗,绝大多数书家者言。信谁?
偏执一端怕是不行,先来看看王羲之此话的具体意思。
“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存意”在“学者”之前,值得玩味。
估计羲之提倡的“百日之功”意在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书法,这对普及与普及中的提高,具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这对有志于书法的初学者来说,是个莫大的信心源。再者书圣同志强调了书法理论指导书法实践的重要性。意即说:学习书法要达到“百日之工”的效果,必须要“存意”在先。存意应该是了解书法的本质,掌握书法的固有规律,懂得书法的意蕴,明了书法的规矩法则。存意,也就是百日能见功的先决条件。后来的东坡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如果能通晓书法奥秘,得,干脆学也不用学了,根本用不着埋头苦练。这老夫子太让我辈下笨功夫,死练字的可怜虫衰叹了。但其实看看周围学书者,比如我自己这个笨瓜,练字不可谓不勤,对着字帖,朝临暮摹,每日常常十时不倦。可进步并不大,只能厚着脸皮说,我有点功底。而有的人,学书时间并不长,却很快能引起周围人的注视。继尔又很快闯入书坛,令人惊叹。
这两天没条件写字,但让我有时间反复看书论,也不断地思索。从去年底,我好像有了一顶点的进步,总结一下,这顶点进步最关键处,居然是在书法群里有三个比我小十多岁,乃至近二十岁的小兄弟促成的。他们或是指手画脚,或是引经据典,抑或尖刻批评,当然也有适当鼓励。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少写字。抑或他们矜持,秘而不宣罢了。但我很信服他们的理论,相信有时就是力量,因而我也有了这点点进步,感谢他们。
故此,“不通书理,只是死练”,与“通晓规律,存意而练”形成显明对比。缺乏书法艺术理论修养和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结果不同。也因此存意者胸有成竹,进步神速。
但让人感觉最快意的应该是羲之作为后世供奉起来的书圣,由他的实践,他的成就,他的巨大影响,他的让后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书无百日工”就是给书法神秘论一个响亮的耳光。
中国人之于书法,是一种民族性的偏好,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共同的审美天性。从小就天天接触的汉字,天天写,日日用,然而对于书法不得不承认,许多人讳莫如深,有喜爱的狂热,却无创作的胆量。把书法领域看成是可望不可及的圣地。这,是一种悲哀,始作俑者就是“书法神秘论”。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烙印,官本位的潜意识根深蒂固。书法长期属于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一种产物,它的论述者,皆以文人学士为正统。他们一方面无视社会下层如工匠,草根书家的精品佳作。一方面给书法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扩大书法学习的难度,如不经历“白首攻之”、“笔冢墨池”便不能进入书法这块领地。想想,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奔波,哪有条件像智永秃头那样“登楼不不,四十余年”地学习书法?
再想想,王献之,王宠都是短命鬼,根本谈不上“白首攻之”,却都以书名世。
可见书法并不神秘,只是“存意”学不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