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创作需要主观性笔墨

2013年01月07日 10:57:2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就写意画的笔墨语言来讲,主要分为两类:反映现实的,以客观性笔墨为主(即笔墨多顺应形物来表现,不能坚持自己的规范性);寄托情志的,以主观性笔墨为主(即坚持直写无碍的笔墨精神,同时笔墨又能与物象统一)。

虽然在历代画史、画论中没有“主观性笔墨”这一概念,但关于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却有不少经典论述。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却画不好画;运思挥毫,意不在画,反而能画好画———张彦远在此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笔墨命题。

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谈到“用笔”时讲:“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这是说,作画既要画出物体的形质,又不能只专注于物体的形质,即做到“不质不形”;用笔要生动、自由,即“如飞如动”。这种“不质不形,如飞如动”的用笔方法在荆浩的《笔法记》中还有精彩的论述。他在论述山水画“六要”中的“气”时讲:“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画作要想生动,就得使笔墨的运行速度超过思维的运转速度(即“心随笔运”),使所绘物象和真实物象达到高度统一(即“取象不惑”)。只有这样,画出来的画才有精神。

明代董其昌讲:“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手是用来运笔的。所以,这段话中讲的“形与心手”指的是“形与笔”。“相凑”即聚合、一致;“相忘”即相背、远离。这段话是讲,作画用笔造型,但“形”与“笔”要若即若离。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形神兼备。董其昌在此讲的是“形”与“笔”的辩证关系。

现代画家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讲:“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曰:‘画事在有法、无法间。’”他又讲:“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了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亦须舍得了自然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有法而又无法,懂法而又舍法———潘天寿的画论充满了辩证思维。这些话看似难以理解,实则包含着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即画画要解放笔墨。画画时,笔墨要不受“形”的钳制(意不在画)、不受“法”的钳制(有法无法),甚至于不受“心”的钳制(不凝于心)。这样,笔墨就解放了(不滞于手)。笔墨有了自由的余地,就有了表现的功能。可以讲,笔墨的解放就是为了表现。笔墨只有不受拘束、放得开,作品才能有个性、有生机、有精神,也才能表现自我。元代画家倪瓒也讲:“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画家要表现自我胸中逸气,就不能仅用客观性笔墨,还需要在画中加大主观性笔墨的分量。

潘天寿喜画磐石。这类大石往往要占据大半幅画面,迎面而起,近于方正。天下巨石,形状万千,但只有这种近乎方正的巨石,才是他画中巨石的主要造型。他画巨石也只是用滞涩的笔痕勾出轮廓,顶多再加几条辅线,没有皴擦,简而又简。正是这样的画法,看似简单,但简单的造型却换来了用笔的自由和解放。作者作画不用担心画得像不像,可以“意不在画”,而专注于用笔的提按、顿挫。他画巨石注入的是书法的气息,体现出的是自己的修养、内涵,人称其为“潘公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潘天寿画石总要在石缘内侧点上大小、深浅不一的墨点。这些点子是由中国传统画法中的“大、小混点”变化而来的,是山水画的基本点法之一。它们攒三聚五、参差有序、苍郁凝结,看似苔点,实则不是。这些点子增强了磐石的厚重感、立体感。潘天寿画中的这种点子和甩上去的不一样,它体现出的是画家的修养积淀。这大概就是“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吧。

潘天寿爱画兰花。满圃兰蕙,其叶杂陈交错。画家如果对其枝节一一描绘,注意力必将集中在对兰花形质的描绘上。其实,人们早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画兰花的方法———“交凤眼”、“破凤眼”、“攒根”、“撇叶”。按这些方法组织兰叶,无论大幅、小幅均能安排妥帖。掌握了这些方法,画者根本不用在如何画好兰花的外形上费心,完全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怎样用主观性笔墨表现兰花的内在精神上。这样,画家画出的是兰花,释放出的却是笔墨的文化精神。这大概就是“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的解释吧。

主观性笔墨是对大自然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一种文化的体悟、积淀和修为。它舍去的是对造型的亦步亦趋,赢得的是用笔的自主和自由。这样,画家便有更多的精力来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其结果就是“取象不惑”和“故得于画矣”。这就是笔者对“主观性笔墨”的理解,也是对张彦远、荆浩、董其昌及潘天寿以上画论的浅显解释。

笔者认为,“主观性笔墨”是指写意画中那些不拘于形物而又契合于形物,有个性、合规范的书写性笔墨。此观点正确与否,大家可以探讨。但写意画中存在着主观性笔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观性笔墨是写意画的一种创作方式。画写意画,如果不理解这种方式的内涵,那它就会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于前,让人很难对写意画的内在精神进行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因此,为了画好写意画,画家有必要深入研究主观性笔墨。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