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东:刚上路的中国画廊
从1990年意大利人马里奥·克里斯蒂亚尼在中国创办常青画廊,到2003年之后北京798等艺术画廊聚集区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中国画廊行业也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
尽管国内画廊市场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看来中国的画廊市场连刚上路还谈不上。为什么这么说?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之前国内画廊的发展是“名不正,言不顺”。为什么“名不正”?因为说起来比较荒唐的是国内行业分类中根本就没有“画廊”这个行业类别,画廊在注册经营商不能做为运作实体出现,因此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画廊只能以注册成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方式出现。“画廊”连行业都不算,何谈“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体现在目前国内画廊发展缺少政策面的支持。一个行业要充分发展必须要有政府在政策面的支持和扶植。过去的20年,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分支中分支—画廊给予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是极其有限的,但在刚刚结束的六中全会上传来好消息,国家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样的政策基调肯定会极大促进文化管理部门对于画廊行业发展的支持,想必画廊在中国成为一个行业会很快成为现实。画廊有了“名分”,上路才有可能。
而我觉得中国画廊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最重要原因是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签约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个问题比画廊是否有名分要重要的太多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人在国内开设的画廊逐渐将画廊与艺术家签约代理机制引入到国内,但这种机制已经引入20年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越来越成熟,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画廊发展靠什么?一靠画廊品牌的建立,二靠画廊主或者说画廊负贵人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三靠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四靠画廊拥有的藏家资源。画廊品牌的建立是画廊发展的核心,品牌靠什么建?靠的是画廊的艺术家资源。就好像一提曾梵志自然就会提到香格纳画廊,提到达明·赫斯特就会想到白立方画廊,提到张晓刚就会想到汉雅轩、佩斯画廊。艺术家不仅是画廊的核心资源也是整个艺术市场生态链条上的起点,没有艺术作品,市场生态链条上其它都将无从谈起。
和谐的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全的关系,当然现实中两者互相拆台的情况更为多见。画廊负贵推广艺术家的作品,给艺术家做展览,提供各种可能的展示机会,核心工作是将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有效的商业运作销售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应该负资创作,不断突破自己,不应该参与销售作品,销售的事交给画廊。但请注意以上说的只是理论上应该是这样,而现实往往和理论存在差别。
现在国内很多艺术家并不与画廊签订定期合约,而是与画廊合作,将展览变成了一个个项目,这样的发展结果是很多画廊都没有自己独家签约代理作品的艺术家,所以你逛798艺术区就会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很多家画廊都有展出就是这个原因。可能是现在画廊太多了,机会太多了把很多艺术家都惯坏了,中国的艺术家们的脑瓜都太灵活了,他们不愿意与画廊签定期合约美其名曰是因为怕受到画廊限制,这种限制当然更多体现是在经济上的。艺术家不应该变成经营自己作品的那个人,那个人应该是画廊,尽管很多艺术家明白这个道理但也仍然不愿意和画廊建立固定合作关系说到底就是不少艺术家不想让踱给画廊应该得到的利润空间。直接在工作室卖画为什么还要与画廊进行分成,这是很多艺术家的真实想法。画廊没有独家签约主打的艺术家品牌就建立不起来,这样长此以往发展下来其结果就是在经营方式上和国外接轨的中国画廊实际还是摆脱不了仍沦落为画店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