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个性:中国绘画不懈的追求

2012年11月15日 11:37:0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张爱惠:人物画的现代表现

张爱惠笔下的人物在传统工意的基础上,以女性独特的纤柔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琐碎、微小事物。不管是她的高仕、写意、亦或是反映现代的重大事件,她都给人物赋予生活的气息和时代的灵魂。

采访时间:张爱惠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张爱惠

记者:对于欣赏者而言,中国的艺术呈两种风貌:传统和现代。您的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题,在您的绘画创作中是以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去表现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物的?

张爱惠:其实传统和现代没有明确的界限,现代的东西都是从传统而来。风格特点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对美的感受。在我的创作中有两个时段:一、抗战时期的人物创作、主题性的人物创作、现代的重大事件;二、高仕、写意人物等。都是运用现代的一些表现手法和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在传统技法上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创作中的背景是以花鸟、山水来反映。风格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显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情感、学识、修养、道德等的体现,我也是正在努力地向这个方向迈进。

记者:人物画更注重的是型,在您的绘画中,您如何运用线条去处理人的一些表现效果?这样的表现效果是您追求的一种画面意境吗?

张爱惠:我是运用书法的形式去书写,而不是去描写。在创作中以书法的用笔去展现人物的形象和神态。书法的线条是有弹性、有力量的,而人物也是需要有这样的动态的东西去使得形象更完美、灵动、鲜活的。当然,写意人物除了形,还有衣着的线条。自古都是书画不分家,所以我去理解、研究书法的真谛,再把它运用到绘画中。画面的意境使观众看了后有一种深刻的打动人心的东西,能够和观众达到情感的共鸣。

记者:请您谈谈对现代艺术的观点,尤其是人物艺术绘画方面。

张爱惠: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是相对的,现代艺术也是艺术这个大花园中的奇葩。我们不能说现代艺术有多好,也不能说它有多不好。现代艺术只要不和传统分离得太截然,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表达个人心情、个人艺术意念的契合点。我对现代的东西也不排斥,我们更不能对传统的东西低估,传统的东西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的很浓厚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对待传统上,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大力推动和宣传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

王力:唯美和理想的和谐

王力属于年轻的画家,在她对传统不断学习、探索中,加入了自己对美学的理解,对于新的事物的及周围生活的感悟,她的人物画备受人们关注。

采访时间:王力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王力

记者:艺术的感人在于作品中传达给人的灵动的、鲜活的一种生命的灵魂,您的创作中灵魂来源于什么?您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的?

王力:在我的作品中,主要是浪漫美学,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创作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感受,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脱离生活和时代。不断地探索、学习传统,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寻求创新。我的人物画都是生活中的人们(我个人很尊敬劳动者并热爱他们),创作也是以人物的环境为背景,通过一种生活中的真实的环境和对环境的认知、感受来表现的最真的情感。绘画有时是具有先知、先觉般的魔力,它不受画家视觉和思想的局限,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力量的驱使下去探索大自然和宇宙中的行为和人生的哲理的。在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对环境的刻画去表现唯美与理想的和谐。

记者:有人说,在当今社会有一小部分艺术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这种说法,您如何看待?

王力:我觉得这只是偶然,就像有时候的意外一样。我觉得真正的艺术家的认识都不会远离自己所信仰的艺术的,都不会因为利益而丢弃自己原则性的东西。像大师徐悲鸿,他将毕生的心血——画作在逝世后都捐给了国家;再近点就拿汶川大地震来说,成千上万的艺术家都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笔墨力量。其实有时候人们就是存在侥幸心理的,但往往会被放大,这样的画家也有,但是我相信不多。

记者:在您的眼中,工笔绘画艺术是什么样的?她给人的感觉是不是一种细腻的情感?

王力:工笔绘画也是绘画,它是意象的物化、感受、环境和诸多因素的融合。工笔的用笔、勾线、染色、造型等也都讲究笔墨、色彩、意境。中国绘画以线造型、书法入画是中国画基本。就是书法写到一定高度是画,画到一定高度是写,这样一个过程。绘画是人的一种感情的流露和延伸,工笔画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创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在创作中去体现现代感和民族风格,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李儒光:兼工带写寻意趣

李儒光的画技法上在当代审美取向下强化传统手法,采用兼工带写的笔墨表现形式,那种苍劲老辣的线条功力,尤其在人物画作品里得到尽情的展露。在艺术的创造上,李儒光追求“象外之意”的意象表现语言,用于加深作品艺术内涵,扩大审美的范畴与意趣,把水墨渗化与心理的同构因素相结合,扩大了中国画的形式美、肌理美与内涵美,力求把状物与抒情,感性与理性,具象与抽象等有机结合,使作品耐人寻味,或精细或随意或古朴或清新,一画一境,感人至深。

采访时间:李儒光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李儒光

记者:当代水墨如何体现时代性?作为欣赏者而言如何去更好的理解和读懂画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呢?

李儒光:艺术的时代性是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景的体现。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要创作出的体现社会、体现人文、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是很难得,因为时代感是广大观众对你作品的一种认可,不是在当下的时代就可以有很强的体现力的,时代特征不好说,是下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你所创作的作品的一种认识和理解,而不是被现代人所定义的。当代的水墨画是对传统水墨的一种传承和积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为一个欣赏者,要透过画作的表面去看画家的内心,画家的修养,画家对人文精神的表达,还有根据画面的造型、形象、笔墨等的表达运用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其实画作的主题可能会通过某个点被表达出来,当然作为一个观赏者自身的修养和对书画知识的了解也是必须的,这样的话才能更好地去看、去读、去懂得艺术作品的思想。

记者: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艺术开始被一小部分绘画者所怀疑,甚至出现了背离传统的创作。请您谈谈对现代艺术的观点,现代艺术让您有什么样的一些看法?

李儒光:我觉得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它们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继承、过渡、发展的关系。现代的绘画发展离不开对古代一些传统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它们二者之间没有什么截然的区别。现代的艺术当然也是社会文化艺术发展、创新中的产物,也是人们的智慧结晶。现代艺术只要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标准,符合社会审美要素,展现现代精神文化风貌,还有创作者本身的一种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鲜明的风格、特色,我觉得现代的艺术还是有他优秀的一面。

记者:那么您对于学习国画创作的后来者有什么样的期望和指导?

李儒光:第一、多向传统伸手,去学习,去探究,挖掘出传统中优秀的东西;第二、就是生活,勤奋的在生活中去多创作,运用传统的一些技法,在不断的创作中创新传统。第三、要在不断的学习、创作、创新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自己的特点。

记者:对于国画人物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感触?

李儒光:在我的创作中,一、我会根据绘画的一般特征去思考我要画的人物;二、我的作品需要什么样地主题、思想,甚至意境。我一直追求作品画面要淡雅、滋润、协调,这三点是很重要的。其实国画就是国画,它不同于西方的绘画艺术,要使得国画的色彩丰富、饱满,就需要创作者对笔墨技巧的理解、对国画绘画艺术语言等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另外一点就是要重视对人物题材的开拓,对你所学习的笔墨技巧的不断运用和创新,国画的创作需要你投入深厚的情感去坚守。

栾长征:艺术要有个性

栾长征在多年的艺术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道法自然,师法古今。对大中国画观念有深刻理解,在构建自己独特绘画语言的同时又博采众长,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但又不拘一格,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痴迷,也体现在每一个绘画元素中。

采访时间:栾长征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栾长征

记者:人物画的创作细节刻画很难把握,您在创作人物的时候,如何抓住人物最经典的时刻去描写?写生后的创作是不是会改变写生当时的那种心境呢?

栾长征:人物的经典时刻,我觉得是对绘画的造型和笔墨的充分体现,准确地把握人物的造型,以丰富的笔墨去描写刻画,我觉得就是这样的。写生时和写生后的创作状态肯定是不同的,写生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简单地描绘对象,中国画注重主观感受和表现,在写生中一定要进行艺术处理。当然创作也不是唯一的。写生后的创作,就把写生时的许多感悟、感慨以及当时的现场环境等都糅合到一起,运用自己的笔墨去表现,从写生到创作也是一个情感积淀的过程。

记者: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功利时代,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工作者是积极靠拢还是采取规避呢?

栾长征:商业虽然对于艺术来说不太好听,但是商业也是艺术的一部分,不能规避。在当下的社会它是艺术创作的价值体现。但是,也不能完全的偏向于商业化,现在的市场虽然发展得很快,很火,但现在的创作状态很浮躁。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要处理好商业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水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是最重要的。只有处理好商业和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静心去创作,创作好的、优秀的作品,也就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记者:对于欣赏者而言,艺术呈两面性:传统和现代,那么艺术是该走向个性还是大众化呢?

栾长征:大众化肯定是不行的,大众化的艺术缺少一些文化的内涵和时代感,发展的空间是很小的。没有什么鲜明的风格特色,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艺术传承不了。艺术创作是很窄的,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需要有时代鲜明的特征或者是对传统创新的一种进步,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要有能被大众所接受的东西。

记者:对于传统艺术您如何看待?在您的艺术创作中追求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栾长征:传统艺术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挖掘的文化,现代的艺术基于传统艺术而来,传统是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艺术,是一代代艺术创作者辛勤的艺术结晶。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从传统中传承而来的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化艺术的积淀。一个画家离不开向传统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我努力寻求雅俗共赏,这样的创作作品应该是大众审美所接收和认可的。但是“雅俗共赏”做起来是很难的,要有很深的文化的理解和积淀。这就需要不断地从传统中汲取一些经典的东西来丰富我们的创作。

郝明然:花鸟显性情

郝明然的画作展现的是一种疏朗、淡泊和宁静的气息与境界,散发着中国文化诗性的韵致,让人从中领略到人与自然合一与共的诗情画意。
  
采访时间:郝明然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郝明然
  
记者:花鸟画更能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在当代社会,花鸟画如何体现时代性?
 
郝明然:“花鸟”的创作是很贴近生活的,更能反映生活情趣的绘画题材。所以更需要我们绘画创作者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生活的东西变成艺术的表达,展现给大家。“笔墨当随时代”,现代的文化画要从传统的文人画中解放出来,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加入时代元素,社会人文精神,个人对生活、时代的感悟等。

 记者:请您谈谈对传统花鸟的认识?
 
郝明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倪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翼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传统的花鸟通过描绘自然生物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情操等,他的技法、笔墨语言很厚重,将诗、书(书法)、画融为一体。

记者:都说花鸟画很难画,难到了哪里?您的花鸟画又经过了哪些历程?
 
郝明然: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际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寓意性的表现。花鸟画的“难”在于花鸟在传统形式上的突破、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拥有自己特点、特色的花鸟画这一方面是很困难的。我的花鸟画创作也是从对传统的学习上走过来的。我以画工笔花鸟为主,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发现美,去表现美,经过不断的积累,对美加以提炼,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文化感悟、精神感悟,形成自己的风格,我的画是表现我们当地有特色的东西,将他们以美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就是属于我的艺术创作。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