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书法中的密码
李文辉,广东番禺人,1957年生于广州,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越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羊城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美术馆、广州致公书画院、广州文德文化商会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中心注册教师、广州军区老干部大学书法教师、广州书画专修学院书法系副教授、“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艺术名家进校园”艺术家。曾获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书法教育名师奖”和“书法教育名校奖”、第三届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书法教育优秀辅导教师奖”、全国第十一届文明风采竞赛“杰出指导教师奖”、广东省岭南书法院和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等单位颁发的“书法教育贡献奖”,“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十佳学生社团”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十佳学生社团”指导老师。
先后师从陈景舒、李伟、李家培等当代书法名家学习书法,潜心研习两汉及魏晋名家法帖。自1984年开始,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作品入选全国书法邀请展、京粤书法联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七十周年暨中国书协成立十周年中国书法作品展、中南五省书法联展、广东省首届临书大展、广东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广东省楹联展、广东省首届和第二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书法展等,被选送港、澳和日本等地展出,作品广为海内外人士、艺博院和博物馆收藏。
2005年10月,举办“三人行”李文辉、陈立华、陈启成书法展。
2007年11月,隆重举办“李文辉师生书法展”;
2008年应日本福冈市市长的邀请,代表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参加“广州——日本福冈书法交流展”。
2013年7月,举办“翰墨生辉——尹秋生、李文辉书法艺术作品展”。
2016年4月,举办“墨缘四友——陈春盛、李文辉、陈立华、陈启成书法作品展”。
2017年9月,举办“黌宫论道——广州教师七人书法作品展。
1987年以来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广东广播电视台《艺术东方》、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魅力南方》、《岭南文化大学堂》、《中国教育在线》等栏目及多种媒体作了专题报道。个人作品及传记列入《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名人墨迹大观》、《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等多部典籍。
出版有《书法教程》(副主编)、《实用隶书入门》、《实用隶书集》、《李文辉师生书法选1》、《李文辉师生书法选2》等教材和专集。
书法教学论文分别发表于《广州教学研究》、《交通职业教育》和《书道探求》等刊物和书籍,获“全国优秀职教文章”三等奖。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既为传统艺术,其中必然有许多已知或未知的传统基因与密码,它们在历史的时空中或风化开去、或沉淀下来,或有迹有痕,或无迹无痕,或有言无迹、或有迹无言……文化名人熊秉明先生“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与余秋雨先生“书法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的高言阔论,将中国书法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启功先生在世时却说“书法就那么点事”。两种评价,一高一低,叫人莫名,其实是各自所凭借的视域不同,艺术取向不一样,当然结论也就迥异。正因为如此,书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就越加神秘,魅力无穷,吸引更多后来者去研究、发掘。
昔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而我则说“习书使人近哲”。最近,在广州与书法家李文辉先生晤面,使我心起波澜,从他身上找到了与当今成功书家全然不同的密码。
作为一个书法家,李文辉先生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吸引眼球的特殊炒作,也没有刻意地去某个大赛谋求什么大奖,他只是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一名普通的书法教师,但就是这么个书法教师,却在书法天地构建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李文辉先生的少年遭逢黑白颠倒的年代,因为家庭出身问题1979年全家下放到雷州半岛务农,一呆就是10年之久。苦难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繁重的劳动之余,他坚持自学了初中、高中课程。落实政策后,他有幸回到广州。但分配给他的工作,却是到广州市运输公司当搬运工。他在亲戚朋友面前甚少提起自己的职业,因为搬运工在人们心目中是最底层的工作,常被人瞧不起,但正是这一点,让他选择了学习书法的人生之路,他坚信书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经热心人介绍,他先后受业于陈景舒、李伟、李家培等先生。他潜心苦学,又悟性颇高,由是技艺精进。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法展览和比赛,时有入展和获奖,遐迩闻名,终于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1984年,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广州市交通运输学校带薪读书,由此结束了4年的搬运工生涯。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工作并兼任书法教师。
书法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他不会忘记往昔的蹉跎岁月,他说:没有苦难就不会知道甜的滋味,没有磨砺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基石。已属大龄的他,后来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妻子,令人惊羡的是,竟然也是书法缔结的姻缘,因为她认为矢志不渝苦修书法的他一定是一个“可靠的、有修养”的人。
因为有过人生苦难与生活的磨砺,李文辉先生深谙“感恩”的真谛,他将这种许多人都没有的书外修养熔入到自己的书法生命中去,他对书道也就有了更高境界的认识。他对自己创作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心存敬畏,呕心沥血,他说这是源于李伟老师每一幅作品都是展品的理念。你若有缘得到李伟老师的作品,只要不是赝品,就绝对是精品。这是对艺事的敬畏,也是对买家与藏家的尊重。
他对李伟老师十分敬重,并且将李伟老师授艺时所要求的“德”也传承到自己学生身上,所以他的学生个个都品学兼优。他教学生从不在乎回报,在学生有困难时,他给予帮助。有的学生毕业后筹办书法工作室,资金缺乏,他对学生说,你们需要多少资金由我来负责,但你们必须将事情做好,为书法事业做出贡献。
他的学生参加省、市书法展览和大赛,经常入展和获奖。下次的展事和赛事,李文辉先生就让未参加过比赛的学生上场,目的是让更多的新手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让学生学会收获,也让学生学会放弃,从中感悟人生与艺事的关系,从书法的修炼中学会做人。因此,无论广州举办什么大型的书法活动,他的学生总是现场活跃的“义工”,忙前忙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他总是对学生说,这样虽然“有所失”,但可以跟许多文艺名家交往,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东西。这样一来,广州书法界都知道李文辉有一班很棒的学生。2007年,在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中,李文辉先生荣获“书法教育名师奖”和“书法教育名校奖”。
熟悉广东书坛的人都知道:陈景舒、李伟、李家培等先生都是吴子复先生的谪传弟子,吴门书派在广东书坛是一支重要力量,成就卓著。他们虽同一师门,书风既有师门遗传因素又各有风格。应该说,吴门书派的书风与当今书坛的审美倾向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并不是落后,而是一份坚守与自信,是一种美,在当今国内书坛,显得尤其可贵。我曾经为全国书坛一面倒的审美书风感到揪心,而今在广州,我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种力量,他们不屈服、不妥协,像山峰一样矗立着,像鲜花一样灿烂开放着。李文辉先生说自己的书法比较平和,不激不厉,扎扎实实,一丝不苟,自己喜欢这样,这里的老百姓也喜欢这样。
新世纪来临之际,时任广东省书协副主席的陈初生教授说过“惊四座易,博首肯难”这样的话,发人深省。在这个时刻都追求“惊四座”的社会里,李文辉先生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走的无疑是一条别人不愿走的“博首肯”之路,这是难能可贵的。
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专门学习书画的高等院校。自1993年成立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书画人才。在校任教的教师大部分都具有专业中高级职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我省著名的专家、学者。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领导干部、军人、教师、企业家和白领精英,港澳地区的书画爱好者也慕名而来。学员中有些是从零基础开始,有些具有一定的功底。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后,他们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参加省市甚至国家级美术、书法作品展中也获得了奖项。可以说,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是书画爱好者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