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业界动态

赵孟頫行书临王羲之书事卷《书王羲之四事》卷,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2018年07月01日 16:10:10  来源:美讯网

赵孟頫《书王羲之四事》卷,纸本,墨笔,纵26.5厘米,横851.2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   羲之书始未有奇殊,不胜庚翼郗愔, 迢其未年,乃造其极, 甞以章草答庾亮,亮(我注:前“亮”后有一点,为简略,代后一相同字)以示翼,翼(如前注)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书(我注:“书'旁有三点,是删除了此字)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一老妪捉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问一枚几钱?云值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为五字,妪大怅惋云:“举家朝飧,唯仰于此,何乃书坏?”王云:“但言王右军书字,索一百。”入市,市(如前注,简省“市”字)人竟市去。姥复以十数扇来请书,王笑而不答。羲之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奉之。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子昂书。

赵孟頫(1254-1322年),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南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赵孟頫在诗、书、画、印上皆有很高造诣:诗作有《松雪斋集》;书法独创「赵体」,对后代书法艺术影响很大;篆刻以「圆朱文」著称;画法上也有独创性,首次提出书画用笔相同的理论。但是也有人认为赵孟頫的书法缺乏刚健,失之柔弱。 赵孟頫的书法深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影响,《行书右军四事》卷可以看出赵孟頫对王羲之的虔诚。

赵孟頫《书王羲之四事》卷欣赏:

1.jpg

2.jpg

赵孟頫《书王羲之四事》卷局部欣赏: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