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注意“动作”
在深入读帖之后,面临临帖的问题。到底我们临什么?小编做了一个系列栏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此系列文章仅是小编的学习心得,有不当之处,海涵。
一般说临帖都会说“ 实临”和“意临”,概念笼统。做这个栏目呢,想把问题清晰化,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教学的职业病后遗症吧。不管如何,动机是好的,呵呵!
很多人主张写字先从结体入手,结体基本准确的情况下,是不是神似这个字就是“笔法”的问题了。笔法整个行进的过程,就是我们谈到的动作,尽可能的还原原帖的动作,才能理解行笔的内在规律。这些动作有的能从笔划中找到蛛丝马迹,有的空中动作要实践加想象。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定为还原动作的话,建议先从“复印机”式的实临方法开始。用图例说明更形象,如下:
左边是原帖,右边是小编临帖。跟老师学习半年,水平有限,见笑。
把临摹作品和原帖放在一起,然后自己给自己找茬。用手机拍会看得更明白,建议大家试试。
看形是第一步,黑区白区对照着去看。这一步我们不多讲,跳过。我们主要是分析这些笔划不像背后动作出了哪些问题。
“道”的第一笔点画不饱满,原因是提按没有做到位。米芾强调提按的纵深度,笔腹打开的程度很大,而且他能快速收拢,厚重而干净利索。
第二个点,转弯处厚重度不够,是因为停留的时间有点短,急忙行进,动作没做完全。
第三笔横画是米芾学王羲之“一蹋而下”的技术,转化成米字的一蹋而下,在这个过程中用铺毫展毫加强厚度。临帖中笔锋一侧不动,一侧旋转前行没做到位。
“道”的最后一划动作没有做完全,这一笔有三个动作组成,交代不清。
如图所示,我临摹的字1这个部分的动作没临出来。古人要求“点化妥帖”,“亦须三过笔”。就是说每一笔都要有起行收,都要把这三个动作做完整。这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此,才能让书法作品耐看。
“林”字的两个横画,第一个收笔重,第二个起笔重,临成一样的了。
“林”字横画竖画的收笔是圆润的,都写成尖锐的了,说明圆转的技术不行,偷工减料。
最后一笔的“捺点”铺毫展毫的方向和位置没有掌握好。
有朋友会说:“有必要这么吹毛求疵吗?”
小编认为字背后,书家的书写习惯才是要掌握的。有些说法认为把脑子当成大字典,随时集字,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是很赞同。用最深的功夫去找到规律,掌握规律,方能打破规律,破茧成蝶。
所以这个要求还需要更加苛刻。
这个帖子选了米芾老年自成一体后的作品临摹的。同样都是肉丰骨老,我们通过对比临摹,明白米芾是怎样让每幅作品展现不同面貌的。
《道林帖》加入方笔,使字的风格硬朗老辣。比如“阁”字的折角,每个字的起笔也方圆参用,字的结体也趋方。
临帖最明显的毛病是收笔和圆转技术不行。
毕竟学书法时间太短,有些东西看到了做不到,还需要加大练习量。“每日挥刀五百次,方能出手于无形。”哎,五百次太少,五万次啊!
所以这个《砂步帖》速度较快,这种快慢的节奏就没临好。比如“艇”字第一笔,点和竖画的连笔。先是重起笔,到竖的位置时快速发力,所以形成了飞白,然后重收笔减慢速度。所有的这些速度变化较大的笔划都没临好。
这个《法华台帖》,加强了圆转,包括起笔收笔和字形都以圆融来统一,厚重有贵气。此帖在临习时一定要注意圆转处的停留。
圆转用笔一定要干净利索,如美人出浴,不能拖泥带水。
临习过程还是用笔不肯定,瑕疵太多。
“夜’的最后一笔临得过了,破坏了整体气氛。
《紫金研帖》米芾用了“侧锋取妍”的技术,“子”和“携”特别明显。米芾把二王的这个技术加入了更明确提按和捻管,变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这个帖的临习不是为了怎样临像,而是学习米芾怎样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当然,形状是现象,动作才是本质。我们临帖要把字背后的动作和行笔节奏临得相似。比如说一个字有10个动作完成,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画蛇添足,并且每一处行笔的速度快慢也要对,这样配合起来,自然就临出了原帖的风貌。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住几个字写几个月,把技术在手上巩固住。
如图所示的练习,就是在不断纠正动作的练习。第一个“法”字三点水入笔动作不对,后边再写就是纠正这点。“华”字的两点之间纤丝有一个转折的动作,前两个没有写出来。只是讲讲大概意思吧,权当抛砖引玉!
大人教小孩跳舞,小孩子不可能跳得和大人一摸一样,动作一样形体不同,所以对动作的临摹和掌握就是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