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画拍卖说开去
一位身着长裙、披肩的女子坐在火车门边向外张望、若有所思,头发被穿行的风吹向脑后,眼前是奇丽的晚霞和草原,身后是一个孤单的棕色手提箱。这幅名为《途中》的朝鲜画,带给人很高的审美享受和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记者日前在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第二季文物艺术精品拍卖会”预展现场,被一组赏心悦目的朝鲜画吸引了,画面清新柔和、朴实动人,初看与中国国画或西方油画较为相像,仔细斟酌,发现别有风味。
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关韦如女士坦言,朝鲜画就像他们精心培育的一个“新品种”,2007年首次上拍,起初成交情况不是很好,但他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几年来坚持不懈,几乎每期拍卖会都有推介,少则三五十幅,多则一百来幅,这个市场逐渐被国人认可,喜爱、竞买之人越来越多。朝鲜画拍卖,成了他们公司的一项特色业务,在国内拍卖界口碑良好。此次“纪念中朝建交65周年朝鲜美术作品专场”,精选了文秀哲、姜勋英、金承姬、洪哲雄、安德勇、权景洙、方大兴等50余位“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一级画家的80件作品,深受买家、藏家欢迎,预展现场熙熙攘攘。
朝鲜画与中国古代艺术、俄罗斯画风渊源颇深,但又特色鲜明、自成一家,素以“技法娴熟、秉承传统、美学品质独特”而著称。朝鲜画构图严谨、笔力挺拔、色彩明丽,以写实为主,追求“三分神似,七分形似”,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山河、田野、领袖、人民、劳动、精神作为创作主题,抒发浓郁的爱国情怀,表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9月,朝鲜画家中国(牡丹江)创作基地成立,不少朝鲜画家开始在中国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把自己的绘画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创作了《藏家女儿》、《茶思》、《春色》等一大批相关作品,例如一级画家朴丹必的《藏家女儿》,刻画了一位背着大藤筐放牧牛羊的女孩形象,她穿着红色长裙、羊毛夹袄,行走在苍茫天地间,边走边收集可以生火的牛粪,双颊泛着清晰的高原红,目光单纯、胆怯,隐隐透出对外界的好奇,令人不由心疼、动容。近年来,朝鲜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持续升温,许多藏家从中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返璞归真的体会。
“朝鲜画家大都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平壤美术大学,有的后来还去了欧美深造,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画家往往心思恪纯,不含媚俗杂念,作品因此富于原生态气息,颇具艺术性、感染力”,关韦如介绍。然而,由于特殊国情,朝鲜画统一由国家收购、定价,画家本人不参与售卖,没有自主做市场的权利,种种原因造成了朝鲜画价值一度被严重低估。很多“功勋艺术家”的作品,甚至才相当于中国一个美院毕业生的作品价格。“一流的水平,三流的价格”,是收藏界对朝鲜画的评价。“我觉得朝鲜画是一个升值潜力很大的投资门类,非常值得关注和期待。大家在投资朝鲜画时,一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二要对画家的学习经历、创作实力有所了解和评估,一些一级画家将来若成为‘功勋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其作品无疑会不同程度地涨价”,关韦如建议。
除了朝鲜画,此次拍卖会上的瓷器杂项、中国书画同样引人注目。关韦如表示,瓷器从收藏、投资角度来讲,都是不错的选择。首先,它的胎料、工艺、器型、纹饰、款识中蕴含着厚重的文化,赏玩价值、研究价值自不必说;其次,烧制过程复杂、保存方法考究,流传至今的好作品十分难得,升值空间自然不小。中国书画拍卖方面,她认为与近现代名家作品相比,购藏当代书画更需注重艺术价值、发展潜力,培养识别未来大师的能力,如此一来,同样是投资,几年、几十年过去,回报就会更大。
在关韦如看来,中国拍卖行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对于艺术品保护、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品位的提升,艺术品拍卖走向大众化。许多人翻出了家中布满灰尘的老物件,拿到拍卖公司鉴定、估价,“大家送来东西,我们帮忙看看,这东西好不好,值不值钱。这其实也是我们的义务”,关韦如说。艺术品收藏、投资热本是好事,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部分人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把艺术品投资当作生财之道,蜂拥而至。对于这种怪象,关韦如如是感慨,“我希望市场参与者是冷静的,理智的。首先,最好是真正喜欢艺术品,只有这样的人占多数,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次,须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这就好比‘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增加买到好藏品的可能性;再次,若要通过拍卖来实现购藏,务必要找正规拍卖公司;最后,竞价时一定不要冲动,而要稳定心态、冷静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