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端拍品占市场九成以上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共同发布了《2013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该年报是目前国内由行业协会和各部委联合发布的唯一一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权威报告。
在经历2012年的回调后,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尚未完全回暖,由于收藏性需求的支撑和艺术品资本策略的调整,中档价位拍品已经成为当前维持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根据年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举办了911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平均成交率为50.61%,成交额达350.95亿元。各价位区间数据显示,文物艺术品市场95.53%成交作品处于50万元以下,50万元(含)到100万元区间的作品占比2.50%,中档价位拍品占到了市场的九成以上。在拍品构成上,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油画及当代艺术、当代书画、古代书画、文房清供、佛教造像等门类成交额及市场份额均不同程度攀升。年报认为,这是调整期市场趋于健康的重要特征,有利于促进拍品结构的优化。
总体上看,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3年上半年止跌企稳,全年较2012年增长21.64%,但市场总体仍处于大调整期中。尽管如此,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年报显示,2013年,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总额和从业人员较2012年分别增加27家、4.03亿元和380人。
在区域发展中,北京仍牢牢占据着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年成交243.61亿元,占全国69.41%的份额。然而,在营运质量指标方面,长三角地区优于其他地区,2013年,珠三角地区的佣金收取比例达15.15%,亦显优势,显示出南方地区市场更为坚实。
近年来,国际化成为中国拍卖市场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年报分析认为,在2013年里,国内外拍卖市场的交流与互动趋势非常明显,行业组织也在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搭建国际平台。然而,在这种趋势下,国际间拍卖业在拍品资源、客户、人才和服务等方面将面临激烈竞争。年报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行业呼声和专业意见,根据新问题、新形势和新领域,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确保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在国际资源分配和国际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