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频频出货为哪般
上海泓盛春拍,推出个重要私人收藏专场,一共8件拍品,作品都很眼熟,原来全都是昊美术馆创始人郑好的私人藏品。加上不久前北京春拍时,另一位收藏家张锐在匡时的8件私人藏品拍卖专场,内地的藏家屡屡按捺不住开始把手中的艺术品变现。
尽管“中国内地私人藏家也有资格开拍卖专场”这样的论调似乎是个名利双收的结局,不过相比起国外成熟藏家,这些国内有理想和抱负的藏家们——他们多半还在建自己的民营美术馆,怎么就这么快把抱负丢在一边呢?
这次拍卖会上,8件拍品都成交了,郑好将拍出的4278万元人民币收入囊中。但细看过程,8件拍品中,除了朱德群、赵无极的两件现场稍微有买家“咬”了两口之外,其余6件,都是以起拍价成交的,也就是说,每件拍品都只有一个人感兴趣。那6件拍品,都还是陈逸飞、罗中立、陈丹青这样成名艺术家的硬通货。目前经典油画拍卖市场的惨淡,可见一斑。
再细究郑好到底获得了多大的增值空间?除了朱德群、赵无极的2件拍品,其余6件都是曾在中国拍卖市场上流通过的,有些还流通了不止两三次。其中,陈逸飞《蓝色的故乡》上一次露面是2007年朵云轩春拍,以134万元成交;陈逸飞《双桥》是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81.4万元成交;陈逸飞《醉美人》是2013年匡时春拍以506万元成交;陈逸飞《执黄扇的美人》也是匡时2013年春拍以632万元成交;罗中立《母子》是2012年嘉德春拍以529万元成交;陈丹青《书里乾坤》是匡时2013年春拍以253万元成交。
按照这次拍卖的说明,这8件作品除了陈丹青的,其余全都参加过2012年郑好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藏品大展。那么出现在2013年的几次拍卖纪录就有点奇怪了。既然2012年前这些作品就已经归了郑好,那么何以在大展之后马上就上拍而且成交了呢?按照当时的成交价格,对照这次在泓盛拍出的价格,我们发现,至少有3件是亏损卖的。
拍卖业本来就不透明,我们硬要研究,真是自讨没趣。反正郑好已经表明了,是要拿拍掉的这些钱来投资收藏更便宜的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和多媒体作品,作为未来昊美术馆方向明确的馆藏。这个语调好熟悉,原来,尤伦斯夫妇出货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就说中国当代艺术太贵了,卖掉些,去买更便宜的印度当代艺术。
这个思路基本上是准确的,作为美术馆,无论公立还是民营,都要对艺术收藏有引领作用,光买硬通货的不是美术馆,而最多是个艺术银行——为了今后流通方便。所以我们听凭尤伦斯挣了大把的银子,内心还是不由得佩服他,正是他的收藏行为,让我们了解到,当初我们完全不屑一顾的中国当代艺术,其实是多么的有价值。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目前正大举进发,其势头足以媲美中国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基金两大狂潮,政策给出了足够的空间,所以我们更希望看到民营美术馆能够有领先于世的艺术理念,而不是其他各种材质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