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皿天全方罍即将重现拍场
2001年3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私人珍藏的商代晚期青铜方罍以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高价成交,创下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方罍就是赫赫有名的“皿天全方罍”,其器盖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拍卖的是其器身。时隔十三年,今年3月份,皿天全方罍将再次现身纽约佳士得,此次花落谁家,方罍能否回归祖国身首合璧,又会拍出怎样的天价,我们拭目以待。
罍是一种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此金罍即指青铜罍。又《礼记·明堂位》:“山罍夏后氏之尊也”, 孔颖达疏:“罍为云雷也,画为山云之形也。”此处指明罍在外观纹饰上的一些特点。青铜罍造型有圆体和方体之分,产量并不多,尤其是方体罍,基本只见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十分稀少。较为知名的藏品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商亚□方罍(通高60.8、宽37.6厘米,重20.8公斤)”,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商亚方罍(高53、口沿纵长17.2、横长20.1厘米,盖缺)”,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西周方罍(高34.1、宽25.9、深20.1厘米)”等等。
在迄今出土的青铜方罍中,“皿天全方罍”是尺寸最大、制作最为精美的一件,其铸造技术之高超卓绝无疑代表了中国青铜器鼎盛时期的铸造工艺水平,历来被誉为“方罍之王”。该器通高84.8、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顶上有钮,形状与盖式相同。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鼓肩,斜直腹,高方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深峻的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既恰到好处地掩饰了铸痕,又增添了气势磅礴、雄奇瑰丽的修饰效果。器盖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器身则为“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皿天全”可能是铸器人之姓名,此方罍为皿氏祭祀自己的父亲而铸造。“天全”二字也有人推测为后刻,或盖与身并非原配。
皿天全方罍的流传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目前有多个版本行世,由于各方着录较多此不赘述。2001年纽约佳士得在洛克菲勒大厦拍卖时,方罍器身被一法国买家竞得。根据佳士得的记载,在这之前,皿天全方罍器身几经易手,辗转于多位国际知名藏家,其中包括A.W. Bahr(巴尔,1877—1957),C.F. Yau(姚叔来,1884-1963),C.T. Loo(卢芹斋,1880—1957)、Asano等。巴尔是出生于上海的德中混血,任清末上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北方分社秘书长,对中国古玉、陶瓷及书画等均有涉猎;姚叔来和卢芹斋更是民国海外两大中国古董商巨头,他们都是近代史上大量国宝级古文物流入海外的经手人。Asano是日本东京着名收藏家,曾多方求购皿方罍之盖,并数次来湖南省博物馆了解罍盖情况,通过尺寸计量、对比等,证实除方罍器身铭文少“天全”二字外,其余均相同。由此推定,盖和身若非原配,也应是皿氏家族同时所铸之器。
青铜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华夏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光辉记录,中国青铜器是被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青铜器不同于石器、陶器、瓷器和木器,青铜材料的稀有以及青铜铸造工艺的复杂,使之成为“国之重器”,各种青铜器的实用功能都是服务于贵族阶层的,与商、周时代贵族间祭祀、婚媾、宴享、朝拜、会盟和铭功颂德等礼制活动紧密相关,是构成商周贵族等级体制的重要载体。不仅如此,历朝历代青铜器的收藏者也均非一般人物,可以说,收藏青铜器是一个收藏家所能达到的最高等级。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时间流逝,这些出土本就稀少的青铜器定会越来越珍贵,其价格也将越来越高昂。此次皿天全方罍的竞拍必将立下一个新的标杆,掀起藏界对青铜器的新一轮关注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