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春拍平淡收场
伴随着酷暑热浪,2013年艺术品春季拍卖已全部收槌。纵观今春的艺术品拍卖活动,除了个别专场成绩喜人以外,整体市场出现了不温不火的平淡局面。对于这样的市场行情,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2011年几乎疯狂的火爆之后,2012年整个市场就进入了回调期。到了2013年底市场到底有怎样的转机,现在都还不明朗,就出现了目前买家惜售,卖家观望情绪浓厚的现象。”也有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市场的“寒意”还没有完全散去,但当下经济环境相对来说还不错,艺术品市场将稳步上升势在必行。
“征途”艰难依旧
“今年各家的春拍,都还可以。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征集作品很难,受前几年泡沫影响,藏家都在持宝观望,包括一些很硬的拍品,买家也一样,不敢贸然接手。你跑几场会下来,就完全可以感觉到春拍的市场还是有点冷。”一位从事拍卖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虽然行情没有多大好转,但每家在宣传的时候,还都是给出一种正面的信息去宣传,都说市场在回暖,肯定会好转起来。”
事实上,征集难本来就是拍卖行业中老生常谈的顽疾。像出路正、品相好、很值钱,价格又有弹性的拍品,正是整个市场的稀缺品,各拍卖行都在使出全身解数搜罗。有专家分析,影响征集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担心市场不稳定影响到拍品的成交价,是绝大多数藏家存在的顾虑。另外,很多优秀的艺术品都走向了藏家或者企业建立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方,馆藏的艺术品再次流通到市场中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春拍征集难,最根本的症结还在于买卖双方对市场信心不足。随着市场调整的延续,新的市场动态会随着市场运行规律而变化。现在的藏家更加理性,随着市场动态变化,买卖双方对市场信心回升,拍卖征集难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市场有落无起
据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于7月30日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显示,2012年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下滑幅度达47.88%,同比下滑265.01亿元。
《年报》指出,市场下降的主因是其高价位拍品的剧减。在2012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的拍品共206件(套),较2011年减少375件(套);成交额总计46.04亿元,较2011年减少90.21亿元,下滑66.21%,远远超过整体市场47.88%的降幅。《年报》评价,在市场回调的这一年间,行业的诚信建设取得了实效,行业内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此外,以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评定为契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水平在短期内明显提升,有效推动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开始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有媒体用“热点散乱,高价不再”八个字评论2013年艺术品春拍。的确,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今年艺术品春拍的特征。经常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人士不难发现,今年的艺术品春拍不论是成交额还是成交率,都在明显下滑。而像2011年千万元级别的拍品比比皆是,上亿元的拍品频出,拍卖现场挥金如土,让人瞠目结舌的场景不复存在。对此,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近日表示,“拍卖市场调整剧烈,但艺术品进出口、画廊业等则出现了增长,为此未来我国艺术品市场仍现增长趋势。”
“2013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春拍微跌16亿元。单纯从数字上来看,艺术市场并未走出调整期,至于部分业内人士所说的"回暖"现象也是实际存在的,虽然没有亿元拍品出现,但是成交在1000万元—5000万元的拍品数量有所增加,这也正体现出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趋势。”雅昌市场监测中心分析称,艺术品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今年中国经济出现“非预期”性下滑,加上近期金融系统出现罕见的“钱荒”,对于2013年秋拍,艺术品拍卖市场能否真正“反弹”,更多取决于买家对市场的信心以及拍卖公司的征集能力。
其实,从7月31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拍卖业2013年1-6月份经营情况简报》中就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12年以来,一直是下滑态势,只是与同期相比下滑的速度有所减缓。简报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成交额共124.89亿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8.82%。对于业内人士说的“回暖”之说,从这些数据上也可见一斑。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两年中国艺术品的拍卖市场的连续走低,是好现象,是市场往健康方向发展的平稳态势,现在的现象是调整后沉淀、完善的一个过程。也有业内人称,“随着投资资本逐渐离场,收藏的核心正由投资型向真正的收藏型转化”、“市场已经到了抄底之时,也有了"捡漏"的机会,2013年的秋拍,市场或将会好转。”
很明显,对于今年的艺术品市场,说法不一,有人积极地说“明显回暖”,也有人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感觉像是雾里看花,行情不够明朗。”但普遍现象表明,市场的确在回调梳理中,慢慢挤去泡沫,藏家和投资者也都越来越理性。其实,经历了可谓大起大落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一路走来,早已千疮百孔,藏家和投资者也都是身心疲备,在当下这种理性的还原中,打磨出一个真正的健康的市场是众望所归。
近现代书画精品最吸金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中国书画历来都支撑着半壁江山。在全国艺术品拍卖都走下行路线的当下,中国书画的市场走势却平稳中略见起色,据雅昌网数据监测中心资料显示,“今年春拍,中国书画上拍作品数量139339件、成交作品数量62366件,这两项数据指标同比分别增长17584件和6362件;成交额为142.78亿元人民币,占2013年春拍中国艺术品市场53.71%的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4.1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书画拍卖在一段时间内作为市场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通过一些成交结果可以看出,近现代书画精品的表现不俗,成绩斐然,可谓是艺术品拍卖场上的吸金石。如张大千的工笔仕女作品《蕃姬醉舞图》和傅抱石的《韶山》,在率先开拍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分别以2300万港元和1804万港元成交;继而在香港保利春拍中国书画专场中,傅抱石1943年创作的《风雨归舟》以1725万港元成交,徐悲鸿的《奔马》以1265万港元成交,李可染的《林区放筏》以1058万港元成交;在北京荣宝斋迎春拍卖会上,岭南画家黎雄才1984年创作的《长青不老松》以超过预估价的10倍,最终以8960万元的超高价成交;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也有12件拍品超过了千万元的成交价,其中傅抱石的《后赤壁图》以3795万元高价成交,徐悲鸿的《采芝图》以2645万元成交,齐白石的《松鹰图》则拍出了1495万元的价格。
“VIP式精品专场”高效助推
在拍卖市场中,除了艺术品本身受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以外,各拍卖公司精心策划的“VIP会员制拍卖”、“特色拍场”、“私人珍藏专场”等高端的精品专场,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助推作用。像北京盈时2013春季拍卖会中设定的“VIP会员制拍卖”,区别于以往开放式拍场的喧嚣和嘈杂,北京盈时在坚持其一贯的“高、精、稀”理念的基础上,强化了针对VIP藏家的服务细则,在行业内率先实行了会员制拍卖的模式,力图给“博物馆级”藏品和“重要藏家”营造一个私密、尊享的高端拍卖环境。
在其拍卖现场,百余位VIP会员在私密、尊享、安静的氛围中,拍卖的高潮不断。总计59件拍品中,7件成交价过千万元。其中,“文心逸境·宋元绝品”古书画专场更是以100%的成交率取得了骄人成绩。在预展时就引起广泛关注的宋代佚名《寒鸦图》(空山归巢图),以48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的角逐,最后以9350万元的高价成交。该专场中,小品册页受买家追捧,蔡松原、鲁得之、方士庶、査士标等名家的作品均表现不俗。
据了解,中国嘉德今年春拍的18个专场中,就有13个为书画板块推出的特色拍场,这些特色拍场无论在作品数量上还是成交额上都成就了本期书画拍卖的佳绩。13个特色拍场共上拍作品711件,占书画板块总数的47.27%,成交630件,占书画板块总成交数的48.46%,成交额11.62亿元,占书画板块总成交额的67.04%。另外,中国嘉德设置的四场“私人珍藏之夜”专场,成交总额达到1.13亿元人民币。有业内人士评价“在其专场设置上的明确细分,犹如打出一张VIP名片。无疑,有助于在藏家心目中建立品质高档的形象,最终助推了拍品高效成交。”
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乐告诉记者,“今年春拍的VIP会员制,是盈时在探索拍卖模式上的初步试水,从效果来看,受到藏家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接下来会在各个环节的细节上下工夫,更好地为藏家服务。”
“练好基本功”静心迎回升
年初就曾有人预言:“2013年艺术品市场回暖没有任何疑问”。并且,有业内人士根据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几十年的走势规律,分析到“牛市最快在2013年的下半年到来”,按其分析最慢“2014年底也该启动”,并提醒“应该在2013年进行布局”。
毋庸质疑,在艺术品市场出现整体滑坡,走下行路线的状态下,各路“诸侯”都打着各自的算盘。有人心急如焚,在担忧着自己高价接手的“宝贝”的前程;有人心思茫然,不知所从,持宝不出,对拍卖行的热情相邀,有些你贪我爱,割舍不下的情节,并对“高烧”已过的市场有点纠结和不安;也有人沾沾自喜,期望着能够在市场“低洼”挖到自己所爱,好等下一轮牛市出现,大赚一笔……
有专家建言:“其实,随着市场诚信的提高和各方机制的建全,市场都将随之标准化、规范化,也越来越理性。而不论是藏家还是投资者,抑或是拍卖行,都应各自练好基本功,平复心态,在稳中求进,迎接市场的回升,甚至是下一轮牛市。” 是投资就有风险,决定应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