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拍卖 > 业界动态

梅云堂藏张大千画遭抢购

2013年05月29日 11:27:0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 据香港苏富比书画部主管张超群透露,目前存世的张大千画作总数尚未有精确统计,但据他估计“应该超过3万件” ]

5月27晚,此前引起颇多关注的苏富比“梅云堂藏张大千画——金针传法立宗风”专场拍卖落下帷幕。25件上拍标的共成交24件,总成交额接近3.3亿元港币。其中,21件作品以超越拍前的最高估价成交。最高成交价的拍品为张大千作于1955年的《凤萧图》,以7404万港币(含买家佣金)成交。另一件重要拍品,张大千泼墨《招隐图》则以7180万港币(含买家佣金)成交。

这是苏富比第二次推出“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拍。早在两年前的5月31日,苏富比就曾推出第一场“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拍。当时的那场拍卖场面火爆,所有25件作品在1小时30分钟之内即告收槌,总成交额达到6.8亿元港币,其中《嘉耦图》更是以1.91亿元港币刷新了画家个人单件作品的成交纪录。

“重要性相差一点,价格相差很多”

以2010年为分水岭,张大千的画价在国内拍场显着上扬,与齐白石并列为中国现代书画的两大支柱。今年刚落幕的嘉德春拍,张大千工笔重彩《红拂女》以7130万元人民币落槌,另一幅山水《峨眉接引殿》则以3200万元人民币被刘益谦[微博]收入囊中,这一价格,被一些人认为是“捡了个漏”。

“张大千与齐白石这样重要的近现代画家,他们的价格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上海恒利拍卖行总经理朱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但同样是出自梅云堂的25件作品,相比于两年前的成交额却差了一倍多,这是否意味着张大千作品随着市场整体的盘整而有所下滑?“张大千作品有这样的特点,重要性相差一点,价格就会相差很多。30万可以买到张大千,3000万的也为数不少。这位画家作品涵盖面特别大,年份差一点的应酬之作和精品相比价格相差甚远。”朱军说。

香港苏富比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目前存世的张大千画作总数尚未有精确统计,但据他估计“应该超过3万件”。在这位画家60多年从艺生涯的大量画作中,质量、重要性上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在朱军看来,苏富比此次推出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在作品的重要性上与前年有一些差距,因而从表面上看成交额出现了落差。“其实,这场拍卖情况还是不错的,只有一件流标。其中有几件小品,把成交额总体往下拉也是很正常的。”

除了两次拍卖拍品重要性差异之外,市场仍旧处于2011秋拍之后的盘整期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张大千这样具有国际市场的重要画家亦受影响。“这两年,张大千和齐白石的市场还是有下滑,2012年秋拍表现得比较明显。今年春拍已经有上扬迹象了,估计秋拍情况会更好。”朱军说。

两张代表作拍出高价

“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即高岭梅夫妇所藏张大千画。1930年代中期,“梅云堂”与张大千订交,之后成为张大千作品最为权威的收藏者。当时,高岭梅夫妇因为欣赏大千画艺,于是花了三年时间,耗费心力于1961年编制成一套系统性介绍张大千画法画论的《张大千画》。当年的这部书无论在编排、装帧设计、纸张选用,还是分色印刷效果方面,均精益求精;其内容则阐述大千之创作心得,记录其画法、画理、画范,为日后研究张大千画艺之学者提供了重要依据。1997年,“梅云堂”所藏张大千画在新加坡美术馆悉数展览,之后10多年,再未公开展出。

“我们现在所说的‘梅云堂’藏画主要是指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展览中展出的110多件张大千作品。”张超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这次上拍的25件拍品为张大千在1940年代到1960年代作品。1940年,张大千远赴敦煌临摹壁画、整理画卷资料,并在三年之后返回成都,在中国艺术界声名日隆。这段经历促成他作为学者式画家发展的全盛期。

“1940年以后的张大千画作展现了他自敦煌学习归来的改变。这个时候,无论在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方面,他已经完成了综合前代画家的技法,而演变出具有个人面貌的风格。”张超群说。这次创下全场最高价的《凤箫图》即是张大千于1955年所作。

1960年代以后的张大千,绘画风格迎来了另一次突破。在张超群看来,这次专拍中以7180万港币成交的《招隐图》是张大千后期极为重要的作品。“从这件创作于1966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后期的泼彩风格,这也是最具创新性的画法。”张超群说,“张大千晚年泼墨画大都藏于海外,直到近年来,才开始为中国藏家所接受。”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