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印玺的演变与鉴赏
印玺
古代印章艺术并未随历史的前进而再度辉煌。以典淳平正的缪篆为基础的秦汉印风在劲吹印坛800年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九叠文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丧失了管领印艺风骚的地位,几百年在实用道路上机械盘曲,终为明清兴起的文人篆刻的光焰所掩盖。
隋唐印章的创新
隋代继秦代之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简牍早巳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于简牍上所能取得的狭小平面,边长从2.3厘米左右(秦汉一寸)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约合隋二寸)。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名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不再佩带而变为匣装,置诸衙署。
其次,由于印章不再钤抑封泥而转为钤于纸帛,封泥时代结束,钤朱时代到来。印泥(一般为红色)出现了。同样出于追求醒目的实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汉的阴文转为阳文。
第三,秦汉印主要分铸、凿两种,故所用缪篆平正谨严。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于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后世为将宽大的印面填满,更将文字笔画任意重叠折绕,发展为九叠文。
第四,秦汉时代,官印从不署款。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习惯。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唐代公印主要继承了隋印的特点而略有发展
首先,出现了“宝…‘记”“朱记”等新的印章自名。
其次,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
第三,印背多刻楷书印文,如唐“武夷县之印”背款刻“武夷县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凿刻造印时间。
第四,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代公印的演变
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公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东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
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如989年铸“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近1倍,达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铸“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印边已宽达0.3厘米。
宋公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与隋唐公印偶有背款不同,北宋早期公印多刻有年款,标明铸印年月,如“东关县新铸印”背凿“太平兴国五年九月铸”。中期以后,在刻凿年款的同时,还凿有兼管颁发铸造的机构“少府监”的名称。如“保捷弟一百三弟六指挥使朱记”。南宋公印转由文思院统管,背款中“少府监”遂为“文思院”取代。
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难后,宋代官员仓皇南渡,印信多有遗失。南宋又重铸公印,不过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新旧”(《宋史·舆服志》)。
夏辽金元公印的样式
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后来辽为金灭,后来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朝代,在公印制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宋朝公印制度的影响,但又创造了自己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在印文上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西夏公印用西夏文,辽、元公印有的用汉文;有的用契丹文或八思巴文,金公印则全用汉文。
1.西夏公印
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字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公印基本上皆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却独用圆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
古代印章使用的材料范围很广,有青铜、红铜、黄铜、金、银、铅、铁、和田玉、玛瑙、琥珀、煤精、水晶、绿松石、木、象牙、兽骨、犀角、陶、瓷等。在秦代以前,人们制印是自由选材,“各服所好”。从秦代开始,在公印范围之内,对不同的官员等级印章的用材有了严格的规定。到了汉代,这些规定进一步完善,形成制度。如皇帝的印章曰玺,皆用白玉制成;皇后、诸侯王之印,皆为金印(西汉时诸侯王用黄金印);皇太子、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等皆用黄金印(即铜制鎏金印);秩比二千石者,皆用银印;秩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者等,皆用铜印。这种用印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稍有变化,但一直沿用到明清。
石质印的鉴藏
印章一般用金、银、铜、玉、象牙、角、骨、石、木等材质制成,其中不乏贵重之物。很多作伪者便以假的或质次的材质冒充真的贵重的质地,从中牟利。对此,只要能从质地上识破,便不至于为其所蒙骗。在质地作伪的印章中,以石质和铜质的为多。石质印,作伪者多以鸡血石、田黄石为对象。如有人将北京房山的房山石用杏仁水煮泡,三番五次之后,黄色浸入石中,以充田黄石牟取高价。但仔细辨认会发现,石软腻松嫩,不如田黄石光洁细润。
铜质印的鉴藏
铜质印,主要从铸造质量来鉴别。秦汉及先秦古印,铸造印坯用青铜,质地细腻,而伪造者为赚钱常用黄铜,砂眼很多;印章在使用之后,印色仍附着于其上,经过千百年,印色一般变得干凝、灰暗,深浅、明暗不匀,局部有自然脱落,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古老和陈旧。印制大小、形状以及纽制都与时代有一定的关系,印章的字体风格、印文的布局、边框的宽窄等也都有着时代特色,如秦代有呈“日”字格布局的半通印;汉印有朱文、白文相间现象;隋唐官印笔画曲折叠绕,发展到宋代形成“九叠篆”;元官印形制加大,不再穿孔佩带,纽变成短钜形把手;元代印边框较前代宽。印纽的形式对于判断印章的真伪更为重要。古代对印纽有一套制度,同一纽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作伪者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则伪作必然是错乱的组合,易于辨认。
印纽的辨识
古代公印的纽式,各朝各代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所以在对印章进行鉴定时,首先的着眼点在于此印章纽式是否与这些制度相符合。对公印的纽式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可能起始于秦汉。据文献记载,汉代公印纽式是:皇帝、皇后的玺、印用虎纽,诸侯王印用橐驼纽,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前后左右将军、中二千石等的印章用龟纽,二百石至千石的印章用鼻纽。汉代这种定制对以后各代影响很大。到北宋时,皇帝用玺改为盘龙纽,其他王公大臣和各高级官员用印都以龟纽为多见。明清时期的帝王印都用龙纽,公侯伯和将军印都用虎纽,这一点与汉代不同。古代印章的多种纽式,有些出现的时代也前后不一。即使为同一纽式,在各历史朝代,也会有不同的造型变化,把握其各时代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在鉴定中为其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