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拍卖 > 业界动态

拍而不买年年有 近年似乎特别多

2012年03月26日 11:49:1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匡时拍卖的董国强(微博)董事长前两天调侃说:“一群搞拍卖的聚在一起,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电话接通后说的都是类似的话:真对不起,买家还没付,我们每天都在催。好的好的,我再催催。”

拍而不付年年有,近年似乎特别多。中拍协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拍品落锤价达到千万的408件成交拍品中,只有237件拍品完成了结算,结算率仅为58.09%,其余171件未完成结算的拍品涉及货款55.55亿元。这个报告是2011年9月份发布的,巧合的是,相比于当年火爆的春拍市场,下半年的秋拍市场也瞬间冷清了下来。

笔者认为,这种欠款大部分源自市场泡沫,各拍卖行除了提高警惕外,想要防止并不容易。事实上,目前市场中泛起的这些泡沫更多是一种盈利模式,针对业内人士打算用支付宝模式来防范这种风险,淘宝董事长陆兆禧表示传统拍卖并不适合支付宝的付款模式,但是欢迎艺术电商使用。

高昂的交易成本是艺术品市场中泡沫的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信息成本。信息成本除了表现在买家、卖家的需求对接困难外,更包含了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艺术品市场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而这种风险指的便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最真实的信息,而市场中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只能得到公开传播的信息。更何况这个市场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搅局者,因为利益而散播虚假信息,这些都成为所谓公开信息的一部分。这使得信息更加不对称,信息风险也更高。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大部分人在市场中,基于无效信息,或者是基于并不安全的信息去做决策。从这个方面来说,泡沫泛起,意味着这其实是一个无效的市场,或者说是非理性市场。事实上,针对近年来的拍卖行情,嘉德的一位书画经理直接说,这个市场现在完全看不懂啦。

回到市场泡沫本身,这种泡沫对大多数人并不公平。因为根据中拍协的报告,有一半人已经结算了,并且是在泡沫中结算的,真金白银花出去了。而对于哪些后进来的人来说也难言公平。就像房地产市场,因为被炒高了,只能花未来的钱去买眼前的拍品。这其实是在透支未来的行情,抢夺未来的钱。

其实任何一个市场,凡是追求利润的地方就必定会有泡沫。问题是这些泡沫为什么被制造出来,是谁制造出来。这些泡沫背后是什么。

既然说现在的市场泡沫其实是一种盈利模式,一种盈利手段,那么这些泡沫背后其实就是掠夺,或者说是透支,将市场中未来的钱折现。市场中的泡沫是折现的最好手段,艺术品收藏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折现的机器,被利用来兑现未来的现金流。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问题,拖欠货款的真实原因,不是说这些人都是搅局者,为了制造泡沫而恶意欠款,其中有一种人是自我保护。但是不能不看到另一种人,他们利用了泡沫,用泡沫掩护了他高价套现的事实。既然这个市场已经充满了风险和泡沫,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进来呢,其实就像房地产市场一样,所有人总觉得还会有人来接盘,而自己只要不是那最后一个就可以了。而泡沫只是自己盈利的一种工具。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