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场上估价比变化的背后
三周前,在中国嘉德的宫廷艺术夜场上,伴随着一连串惊人的高价的,是场内的人头涌动、观者如堵,让我联想到钱塘潮及其观潮人;一周前,在北京保利的古代书画夜场上,还是观者如堵,行情火爆,但记者注意到,估价比发生了变化。
好比钱塘潮带来的水位的落差,估价比,指的是成交价与最低估价的比例。估价比大,如这一轮行情刚刚开始时,经常会出现高于高价三四倍的成交价,这就像钱塘潮的落差最大,行情最具爆发力、冲击力;而估价比小了,落差也小了,就不再是全球第一的钱塘潮了。在保利现场,不用作仔细统计,你就会轻而易举地发现,有相当多的拍品的落槌价格,几乎都紧贴着最低估价,估价比变小了。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拍卖价格的生成机制。估价比反映了拍卖价格的形成涉及三方博弈,而其中的关键是估价的高低:委托人最好一剑封喉,估价越高越好;买家则最希望捡个大漏,估价越低越好;而拍卖行的利益则与委托方一致,总希望拍品拍出高价。不过,拍卖行的诉求,却会与委托人有所不同:他希望估价偏低而得以吸引更多的买家,就会使闻风而至的各路买家在拍卖现场你争我夺,最后把价格争上去。当然,拍卖行有没有这样的定价权,取决于其自身的行业地位:拍卖行的拍品推广能力强、客户关系铁,委托人相信这个拍卖平台,就会把估价权交给拍卖行,估价就可以降下来。再进一步,就不难看到,这样的三角关系在拍卖场上又处于一种动态的结构变化中:当行情发动时,求大于供,委托人成为市场的关键,好的拍品十分难得,买家高价追捧,估价比居高不下;当行情趋于平缓时,供求接近平衡,买家面临众多的选择而成为市场的关键,卖家的心理价位大大提高,估价比就会大幅下降,市场进入一种平衡状态。
那么,保利夜场估价比的变化对全局意味着什么?从微观来看,嘉德的夜场一共25件拍品,成交近7亿元,而保利的夜场约150件拍品,成交逾12亿元,两个专场选件的标准不同,估价比不同也很正常;而从总体来看,这一轮秋拍,无论是香港的佳士得,还是北京的嘉德、保利、匡时等,都没有更高的天价,只有更多的亿元与千万元级别的高价,这是否意味着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书画虽然还是处于牛市状态,但成交价快速上攻、拍卖纪录不断更新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是否意味着上述的三方博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许,查一查估价比,有助于我们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