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瓷破陶也疯狂 藏家捡出古瓷片博览会
本文所属专题:王云艺术专栏
2010年上半年北京举办了一场以“犹珍”为名的特殊拍卖会,158件或残或缺的古瓷斩获688万元佳绩,让业内对残瓷刮目相看。其实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京是全国最早兴起捡瓷片热潮的城市,如今这股热潮已席卷西安、郑州、上海、北京等国内收藏重镇,全国爱好残瓷收藏的“片友”已达十几万人。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里就活跃着南京最早一批“瓷片族”,朝天宫古玩市场“岁平楼”楼主张成也是成员之一。近日,快报笔者与张成老师面对面交流了残瓷收藏。
笔者看到,“岁平楼”的展柜里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标本,地上也堆满了瓷片,张老闲来无事就会拿起来把玩半天。张老说,他捡的瓷片残件用麻袋装,有很多袋瓷片都堆在家里,店内根本摆不下。“别小看这些破瓷片,其实都是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老就在南京的各个工地上捡碎瓷片,直到今天还保留着经常到工地上转悠的习惯。今年8月,张老在朝天宫古玩市场开了第一家店,将多年收藏的瓷片都拿出来,与喜爱瓷片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切磋。平时,他的这家店就成了片友们交流学习的“俱乐部”。
“穿梭楼宇群,拾遗补漏勤。”熟悉张老的朋友都知道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张老说,学习古陶瓷文化必须要去第一线,这么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工地开工,他都会去各个地方捡瓷片。捡瓷过程中有时候误踩进一人多深的淤泥,有时候土坑突然塌方把人掩埋起来,好在他一次次地逢凶化吉,大难不死,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他清楚记得十年前一个炎热的午后,在工地上远远地看见土堆里有一处东西闪闪发光,他正准备走上前去,挖土机的爪子缓缓启动伸向地面,张老见状赶紧不停地朝司机挥手示意,挖土车司机这才停下来。虽然当时场景很惊险,但让他欣慰的是,这次得到的竟是一块罕见的元代枢府釉瓷盘残器。张老回忆这件事时嘴里不停地念叨,就差两三秒的时间,不然这么美的瓷片就毁了。
在张老收藏的众多宝贝中,有两件是最爱。其中一件是六朝时期越窑出产的青瓷虎子。笔者看到,这件虎子发色纯正,釉水光亮,形态端正,且保存相对完好,属于全须全尾的六朝青瓷精品。张老告诉笔者,这件宝物在店里展示后,有人最高出价20万元求购,但还是被他一口拒绝。因为这件是他的“镇店之宝”,属于非卖品。 另一件是宋代湖田窑的大力神像,当年他花了近6000元从一卖家手中购得,其实只有巴掌大的一小块,属于宋代创烧的着名品种影青瓷。大力神面相呈典型的胡人特征,脸部饱满,流露出慈祥、亲切、快乐,一种特有的风姿神韵。前几天他参加了在景德镇举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多位业内专家见到他拿出的这件宝贝后,啧啧称奇,叹为观止。张老说,瓷片可以让人花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目前收藏和喜欢古瓷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古瓷片价格也水涨船高,导致一些古玩商贩开始造假。在此张老提醒,市场上鱼龙混杂,要想收藏瓷片最好去第一现场亲身体验。另外,衡量瓷片的价值主要从瓷片的窑口、品种、品相、纹饰、款识等方面综合确定,单片收藏瓷片价值不高,瓷片要挑选有代表性、有特色的进行收藏,最好是做系列收藏,如以某个朝代或某个窑口的瓷片为主题进行收藏。
由现代快报与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朝天宫古玩市场联合举办的“2010南京瓷粹文化月”自10月18日拉开帷幕以来,已连续举办过“民间古瓷收藏精品展”、“全国瓷友专场交流会”等多场活动,最新一期活动“金陵古瓷标本交流展”将于本周六在朝天宫古玩市场2楼展厅开展,持续至11月中旬结束。此次展品主要来自南京各界的古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囊括了原始青瓷、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瓷片和残器标本。其中包括宋代汝、哥、官、钧、定五大名窑,龙泉、耀州、磁州、吉州、建刚、景德镇湖田等主流窑口,元、明、清三朝青花、粉彩、五彩、斗彩、釉里红、颜色釉等各种主题系列的古瓷标本。尤其是宋龙泉窑凤耳瓶、宋哥窑香炉、明永乐玉壶春瓶、清康熙郎红观音尊等残器十分珍稀。多位专家看了预展后很兴奋,认为有些品种甚至连一些大的博物馆中都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