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拍卖 > 业界动态

艺术品拍卖火爆 理性投资还是"虚火上升"?

2010年07月16日 11:12:1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中国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时代挺进。据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达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媒体鉴宝、藏家憋宝、买家找宝……在股市降到冰点、楼市扑朔迷离的背景下,“全民参与”的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热潮,究竟是买家的理性选择,还是走上了“虚高”、“炒作”的老路?媒体鉴宝、藏家憋宝、买家找宝……“全民参与”掀起了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热潮。

2005年,“再创新高”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个屡见不鲜的词。各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和成交率达到历史最高点,成交价比估价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现象频频出现。光论春拍,国内艺术品拍卖巨头们就拿出了漂亮的成交额:中国嘉德,超过6亿元;北京翰海,5.18亿元;北京荣宝,3.6亿多元;上海朵云轩,2.26亿元,据业内人士统计,2005年春拍,北京、上海、香港以及天津、南京、杭州、广州七地24家主要拍卖行,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总成交额为32.98亿元。虽然推出的书画作品少于2004年的秋拍,但总成交额却高出50%以上。而这些数字到秋拍又多被刷新。西泠印社2005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场面火爆,当天上午即成交5000余万元。火热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引来了众多加盟者。2005年7月,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誉的西泠印社高调介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举行了被誉为“江南第一槌”的首拍,并一举创下了约1.96亿元的总成交金额。主持本次拍卖的首席拍卖师刘新惠说,这创下了拍卖公司首场拍卖成交额的“全球之最”。作为中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自1904年创立以来,迄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拥有吴昌硕、沙孟海、潘天寿、启功等众多重量级社员。借助在金石书画等艺术品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背倚充裕的民资和旺盛的竞买热情,西泠印社在2005年度举办的两次拍卖会上兼得天时地利人和。12月18日晚在杭州结束的秋拍会上更是火爆:拍卖现场660个座位座无虚席,买家“席地竞买”,旺盛的人气首开世贸中心会议厅在冬季开启冷空调的先河。拍卖业绩自然再下一城,成交金额2.56亿元,再次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火热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中,油画更如异军突起。一方面拍卖接连破纪录,另一方面各个拍卖公司的油画专场成绩都有跃升。

在11月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中,徐悲鸿的油画《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元成交,创下了目前国内油画拍卖的单幅作品最高纪录。而在11月4日,嘉德的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总成交也达1.28亿元,成交比率达到了90.4%,刷新了国内油画专场拍卖的最高纪录。其中,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成交,居国内油画拍卖纪录第二。

油画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国画。第八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上,拍卖当天成交额最高的国画作品是傅抱石的《人物》,110万元。而旅法画家王衍成油画作品《灵山》的价格却超过了同场“竞技”的书画专场中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大师的国画作品,成交额198万元,成为第八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三场拍卖会上的“标王”。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