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拍卖 > 拍卖常识

拍卖的历史现状

2009年12月08日 10:59:1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1.拍卖的起源

拍卖是财产权利转让的最古老方式之一。有学者认为,自从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了拍卖方式。此种说法虽不能被有效地证明,但极有可能。有文字记载的拍卖活动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所着的《历史》一书中,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古巴比仑城每年举行一次的拍卖已婚女妇的情况。当时的拍卖虽很原始,与现今的拍卖活动相比,存在极大的差别,但不得不承认它具备了拍卖的基本特征。即拍卖要公开进行,拍卖成交要体现价高者得的规则。古罗马人将拍卖活动向前推进了一步。公元二世纪末,古罗马出现了拍卖行,拍卖物也较前广泛得多,雕像、挂毯和宫庭用品等都可采用拍卖转让。由于拍卖行具有专业性质,于是一些拍卖规则开始建立起来。如:拍卖前发布拍卖公告并进行拍卖物鉴定,拍卖物底价的概念出现了,价高者得的规则要受到底价规则的制约,拍卖方式亦开始采用增价拍卖的方式等等。

2.拍卖业的发展

拍卖形成为一种独特的行业,以其富有魅力的方式出售物品并被公众接受,是18世纪以后的事。18世纪中期以后,拍卖业首先在英国兴盛起来,相继成立的克里期蒂拍卖行(1766年)和索士比拍卖行(1774年)是英国拍卖业兴盛的有力佐证。多少受到上述二大拍卖行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形成了拍卖市场,拍卖成为公众日益喜爱的销售方式。我国的拍卖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1874年,英国最大的一家拍卖行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开设了一家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公司。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蓝白方格旗。随后,一些外商洋行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中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述:“丙子春间,华人亦仿外国拍卖物件。先期悬牌定于何日几点钟,是日先悬外国旗,届时一人摇铃号召,拍卖者高立柜上,手持物件令看客出价,彼此增 价竞买,直到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木槌拍桌一声为定,卖与加价最后之客。一经拍定,不能反悔。”当时,类似于上海的拍卖公司及拍卖活动,在我国其他地区,如北京、广东等地也有出现。

3.拍卖业的现状

二十世纪是拍卖业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二次大战后,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发展浪潮,拍卖业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拍卖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发展,显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拍卖行林立,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拍卖是一种商业行为,其受公众的喜爱愈烈则经营的收益愈丰,丰厚的利润使各种拍卖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老字号的拍卖行盘根错节,希图巩固并发展自己的阵地,一些新成立的拍卖行则锋芒毕露,四处出击。残酷的商战促使各拍卖行相继改变经营方式,增加服务内容,并各自走出国门,开辟海外市场,把触角伸向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其结果是拍卖市场日益国际化。索士比拍卖行与克里斯蒂拍卖行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拍卖物林林总总、花样翻新、数不胜数。拍卖物是拍卖的标的。在古代,拍卖物主要是财产化的“人“(妇女、奴隶);近代后,拍卖物主要表现为财产,品种也日益增多,但与现代比较,亦相形见拙。现在的拍卖物品真可谓花样百出,拍卖物里什么都有,有土地、森林、飞机、汽车,有达芬奇的笔记本、斯大林的手稿,希特勒的绘画......,简而言之一句话,在拍卖行的木槌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卖的,有些拍卖行甚至推行“概念拍卖”、“贵族头衔拍卖”、“单身美男拍卖”等。

(责任编辑:吕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