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 > 摄影资讯

陈小波:摄影的宝藏

2014年05月29日 09:58:5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2010年3月,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的王瑶提出,把新华社老一代摄影家的经典照片用国际收藏标准做出来,交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永久性收藏。我领受了这一重任,幸运地成为“新华典藏”项目执行主编。

这是新华社的奇迹:1950年起,从新闻摄影局到摄影部,无论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编辑部从来没有停止一天发稿;无论发生了什么,中国照片档案馆保存了全部发稿照片和底片。

遍布在全中国的新华社摄影者尽可能多的拍摄他们经历的历史瞬间,他们完整地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与瞬间。把这些照片连起来看,可以看到文字难以代替的一部文献。在这里,新华社记者已然成为历史工作者。虽然在某些特定的年代,新华社照片有显而易见的无奈与庸常;虽然在很多时候,新华社记者不得不带着枷锁跳舞。而今天,那些无奈已成为证据,曾经的枷锁也全变成美丽的印痕。

六十多年来,三百多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北京和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默默生存,他们拥有新华人特殊素质和品格:忠诚、无私、精神内守、看重荣誉,视路途上的困苦为必然,所到之处,他们表现出的专业精神和独特气质令人心生敬意。正是一代又一代新华社记者不计得失的记录,才有了今天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八百万张照片的存储。

这些照片记载了国家几十年来不曾割断的历史,是新华社的宝藏,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摄影的宝藏。

“新华典藏”分几道工序完成:1. 挑选老摄影家的经典之作;2. 由摄影部专业人士组成的艺术委员会审查;3. 银盐手工限量放大;4. 摄影者亲笔签名;5. 进入中国照片档案馆。

三年多来,我日日与新华社八百万张图片默然相对,看到的是新华社图片构成的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那些鲜为人知的绝大多数瞬间都具有不容质疑的历史价值,是中国一次次历史转折关头重要的影像见证。在这里,我早已不把摄影看成纯粹的摄影,相机镜头、光影关系全部靠后站,历史和社会发展之证据才是我更关心的。

常常有人问:你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进入“新华典藏”?回答是肯定的:那些有历史痕迹的照片,那些除去新闻的元素还能留下的照片。好照片的三个元素缺一不可:一、说明性,二、诗性,三、情感力量。说明性就要刻满历史的痕迹;诗性是照片必须在水准之上;情感力量就是照片要动人。这三者结合到一块的照片如同大海里捞针。

三年多来,我们走了全国三十多个城市,随身携带制作好的图片请年至耄耋的老摄影家签字。他们有的躺在病床上,有的住在医院里。看到自己几十年前拍摄的照片以这样的方式存留,大部分老人会惊讶会哽咽。郝建国双目失明,他的签字在女儿和儿媳的帮助下摸索着签完;安康的签字则是输着氧气,第一次没有签完,几天之后,安康去世;制作楚英的图片时,老人还在世,制作完开始签字的时候,传来老人去世的消息……

除了去老摄影家家里签字,我日日趴在电脑前,一张张翻阅老照片,内心情感极其复杂:“新华典藏”从开始就已经太迟了!多少次,当我翻到一张刻着深刻历史痕迹的图片,打开摄影者的名字却已是故人,我不禁扼腕长叹!石少华、郑景康、张印泉、齐观山、陈正青、蒋齐生、叶华、郑小箴、刘东鳌、邹健东、李基禄、袁克忠、邹建东、李九龄、丁峻、孙忠靖、唐茂林……他们的名字和照片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曾为历史和中国摄影史贡献了无数经典照片。

令我欣慰的是,我们在浩瀚的照片里发现一些不熟悉的名字:陈之平、哈斯叶提、塔吉古勒、王纯德、盛继润、纳一、安康、雪印、傅军、于肇、赵淮青……这些摄影者因为早在五十、六十年代因各种原因调离新华社摄影部,他们的名字已渐渐被忘掉,他们的作品也早已不会被人翻阅。正是“新华典藏”,让沉睡秘境几十年的老照片复活,让很多在我们视线里已经消失很久的摄影者浮出海面。历史被收进了底片,经过漫长岁月,转化成了刻上一种历史记忆的视像。六十年来,新华社记者深入到历史的现场,目击并拍摄。

中国照片档案馆更多的图片应该让更多读者看到。我相信:“新华典藏”图片让读者看到更多历史真实瞬间,并会为研究历史与文化的学者提供历史事实、可能存在的历史线索和史源方向。

对国和家的记忆,有太多的遗忘、遮蔽。幸运的是,在当下中国,有为数众多的人,勇于承担抢救历史记忆的责任,参与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参与教育、传播、动员,参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他们坚信并践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每一份抵抗遗忘的努力都值得尊重。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