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展览馆着眼未来发展进行专题研讨
中国摄影展览馆2013年12月20日起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首个展览“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史——中国摄影与科技”大型影像展连日来更是吸引了数千名观众。除了专程赶来观展者外,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摄影人,来函来电咨询参观路线和展出内容。北京的一些社区、学校也纷纷组织前往参与。
社会各界对中国摄影展览馆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展开热议。1月3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举行主题研讨会,邀请摄影家、理论家、评论家、相机和文献收藏家、摄影教育者、策展人等各界人士,围绕中国摄影展览馆建设和发展的大命题,从展览、学术支撑、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不再“寄人篱下”
据部分老摄影家协会回忆,1957年,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结束后,拟定于当年12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料,中国美术展因档期冲突,要求提前15天展出作品,这让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非常被动。虽然最后如期展出,但却让摄影人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那时,不少摄影人心中就梦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摄影展览馆。
50多年过去,中国摄影展览馆开馆迎客之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理论家韩丛耀由衷地称赞,“中国摄影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有助于摄影这门学科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和自己的学术史。”
好事应运而生
中国摄协副主席王文澜认为,展览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应该借助这个平台,对中国老一辈摄影家的作品进行挖掘和展示,要加强原作的展出力度。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海汶、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英杰等得知中国摄影展览馆开馆并举办首展的消息后,还主动联系中国摄协,希望将自己的多年藏品提供参展。虽然最后因时间等原因未能成行,但他们的热情仍让主办单位感动。
为首展提供大量老照片的摄影家、收藏家孙连工不无感慨地说,对中国摄影界,这是一件大事、好事。摄影文献收藏家赵俊毅也表示,中国摄影展览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老相机收藏家沈铭认为,中国摄影展览馆将对推进整个国民摄影素质有很大推动作用。
未来该怎么走
摄影技术与时代、科技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展示优秀摄影作品为宗旨的中国摄影展览馆,需要摄影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出谋划策,共同襄助,才能更好地良性发展。无论为中国摄影展览馆筹建和首展做出贡献的策展人、摄影家和收藏家,还是业界专家学者,都这个平台能够被利用好,展示和传播更多的好东西。
韩丛耀希望今后可以多展出一些跟摄影有关的内容,并对史料进行勾连,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留存,这对中国摄影以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贡献。美籍华人摄影家石志民则建议,中国摄影展览馆要树立两方面的标杆:一是展示方式,二是学术标准。每次展览的点滴积累,都要对中国摄影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展览馆要成为摄影人进行展示、交流、思索、回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平台。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建议,中国摄影展览馆应该设立常年展和主题展。常年展可以从最早的中国照片到现在的名家原作理出历史脉络,主题展则定期更换。她希望中国摄影展览馆多向年轻摄影师倾斜,鼓励他们,邀请他们来这里办展,进而对中国摄影家协会有进一步了解。李英杰建议中国摄影展览馆多注重本土摄影师的早期作品,多办名家展。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专业摄影展览馆,中国摄影展览馆的落成,圆了几代中国摄影人的梦想,将成为摄影家和好者展示才华和为他们提供交流服务的重要场所,成为群众欣赏摄影和提升审美水平的公共平台。
中国摄影展览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位于北京市马甸商圈设计之都大厦B1层。首展“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史 中国摄影与科技”大型影像展,将持续到1月20日。1月27日,第十五届国际影展及获奖作品展及《法国:一个浪漫的国度》摄影展将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
经过3年的酝酿和准备,新华典藏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开馆当日的“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中国摄影与科技”影像展上首次亮相。72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的作品,再次向人们展现了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那些峥嵘岁月。
回想起这3年来为新华典藏所费的心思,所做的工作,以及为此劳累的日子,新华典藏的执行编辑,新华社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策展委员会委员陈小波感慨万分。
陈小波:用典藏向老摄影家致敬
2006年,陈小波参与了《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画册的编撰工作。作为其中新华经典、新闻摄影和报道摄影等部分的策展人,陈小波用了3个月时间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中阅读了近百万张老照片。这是陈小波第一次大规模地翻阅新华社老照片。2008年,陈小波开始为由新华社主办的《摄影世界》杂志撰写“口述新华”栏目,每采访一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之前,陈小波总是用大量的时间翻看他们的照片,并整理他们的相关资料。
正是这些对新华社老照片和老摄影记者的关注和资料整理、采访,为陈小波后来开展新华典藏工作打下了基础。不过,说起新华典藏,就不得不提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的王瑶。2010年3月的一天,作为新华典藏的策划者和主要推动者,王瑶对陈小波说:“我想给新华社老摄影记者做图片典藏,把他们的经典照片用国际收藏标准做出来,留在中国照片档案馆。”王瑶把新华典藏的任务交给了陈小波。就这样,新华典藏应运而生,并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了起来。
陈小波说,她有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遇到新华典藏这样庄严而神圣的工作。而能否做好新华典藏,新华典藏离图片典藏的国际标准到底还有多大差距,为每位老摄影记者选出来的照片还有没有遗漏,那些选出来的照片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价值等问题,常常令她坐立不安。陈小波在自己搜狐博客中,多次表达了对那些老摄影记者的敬重,以及对他们的作品和资料抢救性记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谈起什么样的照片能进入新华典藏时,陈小波说,带着那个时代的强烈信息,丰富而重要的有历史痕迹的照片,那些除去新闻元素还能留下来的照片,那些解读某一段历史特殊的照片等,都是典藏的内容。新华社历史与共和国历史紧密相连,新华社的图片对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历史至关重要。我早已不把摄影看成纯粹的摄影,相机、镜头、光影关系等全部靠后站,历史和社会发展之证据才是我更关心的。
自2010年3月新华典藏启动至今,陈小波几乎日日与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老照片默然相对。在她的带领下,新华典藏工作团队通过对新华社老摄影记者用性命留下来的经典之作进行精心挑选,用银盐方式手工限量放大,摄影者亲笔签名,最后交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永久保存等一些列程序,典藏了120名摄影记者的120个底片,12000余幅照片。除袁苓、钱嗣杰、蔡尚雄、侯波、吕厚民、杜修贤等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退休的老摄影记者,于肇、王纯德、安康、纳一、雪印、傅军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各种原因调离新华社摄影部,在人们的视线里已经消失很久的新华摄影人及他们的照片也因新华典藏浮出水面。
在为中国摄影展览馆首展挑选照片的时候,陈小波几乎每天都在调整方案,以呈现更好、更有意义的照片给观众。为此,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亲自审稿4遍,甚至每个标点都要审。“新华典藏凝聚了很多人,尤其是老一代摄影人的心血,很多照片都是他们用性命换来的。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新华社,甚至重新认识中国的历史。展览也让很多埋没于公众视野的老照片、老摄影家重现人们视线里”,陈小波说,“最后的呈现方式和展出效果非常好,我希望摄影人们能在这里静静地看,看到历史深处,更多地关注、梳理摄影史。”
每位老摄影记者在面对自己几十年前拍摄的照片时,都难掩内心激动,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2010年9月,在新华社老摄影记者岳国芳的家中,当岳国芳在自己的摄影作品上签完字,工作人员起身告别时,行动困难的他突然站起来,说:“感谢新华社还记得我们。新华社为我们做了一件这么功德无量的事情,我可以拥抱你们吗?”这让现场工作人员十分感动,也更深感新华典藏的重要意义和自己的使命感。
目前,新华典藏首次展出的72张照片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陈小波说,新华典藏还要一直做下去,以这种方式向新华社老摄影记者们致敬,并让更多新华社老摄影记者随同他们的照片一起,让后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