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摄影家的文化守望
当代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1918—1978)是位国际级大师,他不满足于拍摄那种“景深极大,感情深度不足”的作品,因此,他的摄影作品拥有强大的深度、韵律感和力量,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他为镜头赋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成为中外许多摄影家努力的方向。
在我国,也有很多摄影家通过相机,传达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对世界的观感、自己的信念和情感,他们借着摄影作品传播一些边远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们的摄影作品无不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记者了解到,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就有三万余名摄影师,时刻都在以热情和责任感实践着“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
在新疆,也有很多杰出的摄影家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后更注重内心深处的感受,他们把镜头投向人类自身及其它物种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肩负起保存人类视觉历史的责任。他们之中有新疆着名摄影家、人类学家刘湘晨,他拍摄的反映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百姓真实生活场景的图片和纪录片,已成为见证历史民俗的宝贵资料,他的作品细腻优美,带着细腻的美学思考和流畅的镜头语言;着名摄影家贺振平,也一直在用镜头抢救着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他相继出版了《图说中国驯鹰文化》等图文集,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体现出了一位摄影家的社会责任感;还有青年摄影家王汉冰,他常年生活在边远地区,关注新疆的胡杨,先后出版《胡杨》、《永远的胡杨》、《画意胡杨》等摄影画册,以摄影艺术的特殊方式把胡杨生存的现状表现出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面对胡杨,思索生态、思索未来;新疆年轻的摄影家兰天翔,也长期关注普通群体,他拍摄的摄影作品《粉刷工》朴实自然,让更多的人关注普通群体。目前,新疆老中青几代摄影家,都有代表人物走在了为镜头赋予人文关怀的路上。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新疆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学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对刘湘晨、王汉冰他们几个摄影家都很熟悉,他们常年坚持在偏远的地方展开拍摄工作很不容易,也拍摄出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他们作品中凸显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了摄影家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摄影家们最难得的一种情怀。”贺振平用图片记录哈萨克族人传统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