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透视”是全球人类共有的
全球人类共用眼球瞳孔看出去的都是焦点透视,与东西方无关,所以,在中国绘画中说“焦点透视”是向西方绘画借鉴来的,就只能是一种误人误事的无知言论。
一部中国画史,山水画是主线,一步山水画史,“散点透视”又是主线。宋元以后,山水成为文人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士大夫抒发胸臆的手段,这种不管世事变化,只画胸中丘壑的行为就被赋予了更为浓烈的中国本土文化色彩,成为了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画中国山水画的人,可以说是没有不知道“散点透视”的。所以,有些当代的学问家就说:“西洋画的绘画性体现在刷子,画布,油彩与焦点透视中,中国画的绘画性则体现在毛笔,宣纸,水墨和散点透视上,这很不精确。“西洋画”绝非全都用刷子、画布和油彩。比如西方的水彩画,就是根本没法使用油彩,画布和刷子的。还有,“焦点透视”也绝不限于西画,更不是向“西方”“借鉴”来的。全球人类眼球看出去的都是“焦点透视”,这个结果与东西方无关。倘若中国山水画不甘自娱自乐闭关自守又一定要去接轨世界的话,绘画语言就一定回避不了自己与别人瞳孔共用的“焦点透视”。
在世界的文字和语言中,我们讲汉语,写汉字,这当然是引以为豪不折不扣的“国粹”。不过,就是“美术”这个词,本身也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词。正如我们中国人走出国门,就不得不要采用英语,英文或其它全球通用的文字和语言,这就是21世纪初期人类现实生活中的现实。
中国山水画轻物象,重感觉,至今还非常强调中国的魏晋风骨,这种融画家思想和形式于一体,采用“散点透视”的绘画形式,从特性上讲确实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物由心生”,“得意忘形”“应物象形”,“超然物外”……我无法一一列举中国山水绘画祖先人们用毕生心血总结下来太多太多的至理名言,但一句话可以概括,画家要画什么山,什么水,完全可以不求形似,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反正画上的“视觉”也是“散点”的,比如张大千后期所画的“写实山水”《卢山图》,那可是老先生一辈子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为了彻底弄清传说中的中国山水画 “散点透视”和西方绘画 “焦点透视”,我请教了电脑。“电脑”说:“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空间透视区别其它画种,仰观天地,俯察万物,搜尽奇峰打草稿,直抒胸中丘壑。”它又说:“散点透视走马观花,东顾西盼,步步取景,景随人移,包罗万象,一路潇洒,一览无遗……以时间的移动和空间的跨越构成多视域迂回连贯的空间印象,因为它有视点的多元性,视域的变异性,故又称”动点透视“。它还说:“西人透视是站在特定角度看景,或仰视或俯视或平视立体真实。中国画则不同,从四面八方不同角度,表达不限一景一角,中国人徐竖名曰“散点透视”……
对于“西方的“焦点透视,”电脑给的基本答案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宽远窄,近浓远淡等。电脑说:公元1415年,意大利人勃鲁奈勒斯契第一次使用了”科学“的透视法——焦点透视,达芬奇则说“透视法是绘画的缰和舵轮。”由此证明“焦点透视”确实是写实绘画的核心。
我不想评价两种透视法则的高下,只看它的受众人群,在油画基本成为全球主流的今天,应该说地球村里大多数村民对绘画作品的选择是自己看得明白,又与自己瞳孔看出去一致的“焦点透视”。
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有太多的优点和经典,但由于它只传达画家内心感受,不追求描绘物象的真实,所以造成至今还不能大踏步地迈出国门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采用什么透视法则,这就是最根本的。
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生理视觉的观看方法都是一样的,眼睛的视觉成像原理产生的透视现象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生理能力。但为什么东、西方绘画会出现存在如此巨大差异的空间表达方式呢?搞不明白了。
我们说“焦点透视”绝非西方特有产物,除了焦点透视是整个人类眼球瞳孔决定了的事,根本与东西方无关外,还有个案例,公元713年,中国盛唐和中唐的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就使用了多视向的焦点透视,中国在美术上采用“焦点透视”足足比西方早了700年。并且,中国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也采用了焦点透视。反之,“我们的”散点透视也不是东方独有,毕加索那种既看得见前面又看得见后面的“主体派”画法如果说没有采用“散点透视”那才怪嘞!所以,“东方绘画用散点透视,西方绘画用焦点透视”这种没有事实依托的说法就成了中国山水绘画事实上的千年障碍和特大误区,一定程度上在绘画发展历史进程中制约了中国山水绘画的发展。
我们一再强调用“散点透视”,“以形写神”画出来的中国山水画看重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似是而非的画作,让长年看惯了“以形写形”的其他国籍,其他人种 “看不懂”,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中国的一些画家常常把“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用作为东西方绘画标准来进行同等比较和讲述,这又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说法,中国画家画油画,水粉,水彩都不用“散点透视”,你总不能说这些不用散点透视的“中国绘画”就是西洋画吧?“散点透视”也只是在中国的中国画中出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度和那么多的人群呢?就地域面积和人群数量而言,一定是“对等”不了的。我想联合国为什么要指定用语,兴许就考虑到了这一层意思。正如前文所说,如果走出国门我们仍然执意要讲汉话,写汉字,别人听不懂看不明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针对当前中国山水画为了走出国门需要的变异与拓展,有很大一批仁人志士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变”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对这种“变”就面临一种吓人的说法:“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坏,不仅影响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进程,而且会影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地位的确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会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换句话说,即使是有中国人在中国采用“焦点透视”,用中国笔墨,中国宣纸和中国绘画的点、线、面画出来了一种好画,但由于“砖家”们认为减弱了传统的造型手法,缺少了书法的内在支撑,加上忽视传统法式与程式的把握,这类中国画真的就“国将不国“了么?!
太吓人了!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学说不好,否则,西方的大画家毕加索怎么会去采用它呢?我想说的是,看惯了,用惯了”焦点透视“的西方美术圈看见一个西方画家用东方的”散点透视“作画竟然都不大惊小怪,都没有拿”国将不国“的大帽子去吓这个人,所以,“西方”顺其自然就出了一个派别叫“立体”。但是在东方,明明是自己眼球看出去的“焦点透视”,却偏偏要说成是“借鉴西方来的方法”,这就有点活见鬼了!
风景的概念在中国美术的分类中自然地被归入了山水,有一个现象是,像林风眠,刘海粟,吴冠中这样一代早期留学西洋,专修西画,用惯了“焦点透视“的大师们,回归中国后晚年都无一例外地回到中国画中,用他们的笔墨去追索中国艺术精神的至高境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艺术大家的”中国画“,都无一例外地不排斥使用”焦点透视“,不怕”浓妆艳抹“。总之,都没有皈依到千百年前的那种“宋元笔意”中去……真是幸事,幸事。
“平中求奇“据说也是一种中国绘画的至高境界,这种用画家心中“散点透视”法则,类似客观摹写的平铺直叙同时也被称为“朴实手法”。我就怀疑了,杜绝了张扬姿肆的表现形式,排斥险峻突兀的布阵铺陈,那艺术给人感受的张力哪里来?!况且,用人类眼球瞳孔的”焦点透视“看,东方西部的阿里,天山,西方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你就是想要”平中求奇“都不行,这个道理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同样采用”焦点透视“的照相机有了”标准头“后,完全可以”平铺直叙“了,但为什么还要有”长焦“和”广角“的创造呢?!这是因为一种”标准“根本就完成不了艺术家们各尽其能地对大自然的解读。
坦率地说,中国画的老祖宗们知道这个地球上在那遥远的西半球上还有美利坚合众国的人很少,就是去过中国西藏古格王朝的人恐怕也不多,因此每个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和生命体验就一定会有很大差异,因为他们都没有实地去感受,自然也就总结不出来中国山水画中除“披麻皴”“荷叶皴”“云头皴”外,还应该有“阿里皴”和“天山皴”啰。
无论人们所说的风景画也好,山水画也好,艺术创造的最终目的是为大自然传神,让更多的世界人受到更多世界美景的熏陶,让这些美景通过艺术形式发出更大的传递能力。从未来的角度上看,我们完全不用刻意去强调“东方”和“西方”,东西方的“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一定会殊途同归。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都有各自对艺术发展认识的切入点,都把个人与造化高度地融合了起来,形成自己的语言符号,终成一代大家。但是,不管他们从哪里切入,都是在画自己,而不是画古人的画。都在创造一种独立的,首创性的,有历史价值的”中国绘画新形式“。
本文赘述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在绘画中的功能和作用,目的只有一个,2010年出现的“实名山水”是用全球人类共用眼球瞳孔的“焦点透视”,用中国人的笔墨,用中国人的宣纸,用中国画的点、线、面画出来的,它从来就不曾“借鉴过西方绘画”,因为自己的眼镜终究不是向别人借鉴来的。
所以,作为中国山水绘画的“一体两面”,在天上有了飞机,地下有了汽车,手中有了相机的年代,采用“焦点透视”完成的东方绘画实名山水,既是中国山水绘画千百年来一种迟到的补充,更是填补中国山水画与世界接轨一种绘画语言的空白。这一切一切,就是 “实名山水”问世最为突出的当代意义。
“焦点透视”是西方的,更是东方的,因为它是全球人类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