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 > 摄影资讯

中国摄影师作品受荷赛认可 胜在何处?

2011年03月25日 14:34:25  来源:骆永红博客

中国摄影报对骆永红的专访

Q1:在流媒体方面应该说王磊是非常有实力的,这点从他获得第一届杨晓光摄影奖就可以看得出来。作为他的同事和上司,你对他肯定是很熟悉的,能说说你对王磊和他的这次获奖作品的看法吗?您觉得他的作品胜在何处?

骆:这次获奖并不让人大吃一惊或无法相信的地步。首先王磊是一个具有极强洞察力和影像表现力的记者,不仅在新闻方面参与过各类重大新闻事件,而且善于在报道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尝试使用报纸媒体需要以外的各类手法来表现自己的观察与发现。或许,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最好的,但是在他身上的学习精神是很多人都缺乏的,他善于研究前人的成功作品,这个不一定是流媒体,因为这点国内外都是刚刚起步。但是纪录片却有着悠长的历史,从1922年的纪录影片弗拉哈迪的《北方纳努克》开始,九十年间,有着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的伟大作品,就动态影像表现方式而言,这里面有着巨大的营养可以吸收。他会观片并逐句纪录,然后把该片的感悟和体会乃至自己喜欢的手法写下。学习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

王磊这次获奖作品《向上看的人》是由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资助的基金拍摄,我是这个基金的发起人。同时我也是王磊的同事,因此,在作品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有过交流和碰撞。他的这一作品有着几个特点:1、作品主题关注濒危稀有动物的生存以及为着他们的生存而付出努力的人,一个可以猎奇的题材但他并没有猎奇,而是以平和的手段表述守护者的情感,让人内心触动。2、编辑手段上作品制造出悬念,寻找海南长臂猿的过程呈现艰辛也充满诱惑,跟踪失败但又总在那里,以为只能在动物园看到它们,但阳光里,它们犹在森林深处嬉戏。3、表现手法多元,动态影像、静态照片、三D地图、示意图插画等多元化的恰当适时的表现手法运用。

Q2:你在微博上说,王磊的这次提名还要感谢克拉克、常河的推荐,不知道这背后有什么故事?王磊送交这一作品是经过了怎样的挑选,克拉克和常河又是怎样帮他推荐的?你知道本次国内有多少摄影师参与提名推荐?作为推荐人,除了克拉克和常河,能否透露国内还有谁吗?

骆:其实,关于推荐人以及他们推荐作品按照荷赛组委会的规定是不能公开的,国内一共三人,既然已经知道了克拉克和常河,那么另外一位也就不隐瞒了,《中国日报》的岳风华。他们都联系过我,希望推荐些记者的作品。我知道中国被推荐进入荷赛的有京华时报王磊作品《向上看的人》京华时报高媛作品《家住北坞村》以及南方都市报记者、东方早报记者各一组作品,大约共四-六组流媒体作品被推荐。

Q3:京华时报是国内走在流媒体潮流前列的媒体之一,有着诸如vnews网站等成功的实践,而你也是当下国内流媒体的行家了。你觉得荷赛第一次开设流媒体评选,意味着什么呢?您对本届荷赛的这一新评选宣布时间匆忙、评选细则和提名制等也让人略感“含糊不清”是怎么看的呢?

骆:这次荷赛流媒体评选之所以在图片公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公布,关键在于规则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是流媒体作品?认定与界定是一个关键。一直以来,国内外就分为两个流派或不同主张,前者主张以动态影像为主要手段,美国《达拉斯晨报》英国《卫报》以及得克 哈斯坦德等,后者主张动态影像加入静态照片、示意图、各种元素集合一体为手段,这类以MEDIASTORM、 D.J.克拉克为代表。从目前获奖作品看,后者的规则获得了荷赛的认可。不过,我个人仍然赞成前者,流媒体应该尽可能以动态影像讲述故事,静态照片过多则容易让观看者难以获得流畅观看。

Q4:荷赛在启动多媒体的报道中表示要进行概念确定、评选标准的尝试建立和改善工作,通过目前的入围结果,你觉得它与国内的新锐媒体视觉联盟的流媒体评选有何异同之处?或者说它又与杨晓光摄影奖等流媒体评选差别在哪里?

骆:前一个问题已经基本回答了。其实,第一届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的流媒体评选,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规则中说,仅以图片方式配音乐不能作为流媒体作品参与评选;仅以动态影像作品不能参与流媒体评选。对于图片配乐的幻灯片方式不得参评我赞成,这种手段只是一种原始展示作品的方式,它并不能讲述故事,但是对于后者(动态影像作品不得参评)我是反对意见,后来规则改了过来,动态影像可以参评。包括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酷6网举办的首届流媒体大展规则表明,动态影像作品可以参评,毕竟它是流媒体呈现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重要手段。杨晓光摄影奖有些类似荷赛,精选不多的一些能力强的流媒体作者,进行学习,在这些作者中产生获奖者,动态影像与静态照片在作品中的呈现是其主要规则。

Q5:关于荷赛流媒体目前的提名制,很多人是有非议的,他们认为这是荷赛流媒体精英化的选择,不利于草根的参与,最终势必会阻绝一些有潜力的人士。对此荷赛的回复是这有利于优秀标准的建立,而且他们的大师班一直就是这种模式进行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你觉得荷赛未来是否应该保持这种提名推荐制?

骆:在多元化的今天,推荐制无疑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尽管国内的三位推荐者也给了我电话,并推荐了我们的作品,作为京华时报来说这次我们是得实惠者,但从一个业内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我并不赞成这种方式。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精品呈现,那些出现过的,让人们有记忆的,推荐人熟悉的人或作品能够被推荐上去,但可能造成更多的遗漏,不利于流媒体多元化发展。毕竟,推荐人的喜好和口味决定着这组作品能否出现在荷赛评委面前。从目前来看,国内从事流媒体采访的媒体和记者并不多,好的作品还能被推荐人记住。但是一旦发展起来之后,仅仅几位推荐人的观看和记忆很可能挂一漏万、明珠暗埋。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