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一北京市的垃圾景观
“不吃零食,不剩饭”
同时,王久良的生活习惯在改变。“我不再吃零食”,因为这种保质期只有一年半载的东西,其包装成为垃圾后的消解却要200年。“吃饭时,我不会剩下,因为我不吃,泔水猪就会吃,那么我们就会吃到这种猪肉,”王久良亲见一群绵羊在垃圾场内翻拣食物,老人在收集厨余垃圾,说是回狗场喂狗。对于垃圾围城,摄影师王久良明白,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或许只能从减少垃圾排放这个源头着手,做好垃圾分类,尽力所能及之事。王久良直言希望自己的这组照片能起到一些作用,“也许这个想法很天真,但必须天真。”
政府部门 多采用垃圾焚烧处理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
垃圾填埋场只余4年寿命
据介绍,目前北京垃圾处理90%为填埋处理,每年约占用500亩土地,“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新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及时建设,四年后北京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严峻局面。”
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北京这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采用焚烧处理,尤为重要。
焚烧处理是必由之路
“比如同样日处理1000吨的填埋场,要占地1000多亩,垃圾焚烧厂只占地90到100亩,是填埋场的1/10。”据介绍,一般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是15到20年,焚烧厂的寿命要远比填埋场的寿命长。“提高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的比例,是北京垃圾处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采用焚烧处理在发达的国家城市和地区被普遍采用。日本是世界上垃圾焚烧率最高的国家,达75%左右。
2015年前实现垃圾零增长
另外,垃圾减量也是北京采取的重要措施,市市政市容委人士表示,北京计划控制垃圾产生量的增长,使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在2012年下降到5%,2015年前力争实现零增长。在全面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的同时,北京还在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据介绍,到去年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374万吨,同比增长4%,社区覆盖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