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与智能开发
本文所属专题:雷正民艺术专栏
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党和国家为文艺的百花齐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人民生活的安定,对于文化和正当娱乐的要求相应地增长了,而且由于人们生活、教养、阅历、爱好的不同,要求艺术更加多样化。作为精神产品,要有社会主义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内涵,又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尽可能完美多样的形式以及深远的情趣。艺术不等于说教,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审美的要求才能突现出来。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既需要有鼓舞斗志的嘹亮号角,丰富深沉的多声部大合唱和交响乐,也需要婉转优美的浅吟低唱,月白风清的小夜曲。对于美术来说,既要有真实再现宏伟场景的历史画、军史画,也要有精微逼真的肖像作品、意趣盎然的抒情小品;连环画除了说明故事,也要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油画《开国大典》、素描《血衣》、天安门英雄纪念碑浮雕,既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又是形象的历史教科书;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则是祖国河山壮丽、历史光辉的颂歌,欣赏之余,使人爱国主义情怀激荡;油画《父亲》,通过一个老农肖像特写的精雕细刻,透露出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给我们一个坚定纯朴、劳作不懈的老农民的形象,从而激励我们改革的决心;而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中的中国画《太行铁壁》、油画《潮》,在艺术语言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刚刚结束的体育美展,其中雕塑部分则因艺术的新突破而博得观众青睐。创作和欣赏是互为作用的。情节性绘画的故事性,主题性绘画的鲜明性,当然便于我们领略内容;但主题的表达,也不是概念的套用,标题的说明。无标题音乐并不是没有主题,同样绘画作品虽是一花一木、一个场景、一个人物的描摹,但经过艺术家的匠心独运,诗情画意扑面而来,耐人寻味无穷。许多作品正是以它美的形象、美的表现力、美的氛围拨动你感应的神经,引发你一看再看,反复琢磨,从而通过对外在形式美的欣赏:感受、体验、联想,在审美喜悦的过程中,使你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而作品的思想和哲理渐次被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