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中国美协服装设计艺委会筹备座谈会综述

吕子/文
2009年10月23日 13:56:2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李超德则认为,服装艺委会的人员组成与其定位和导向有关,筹备初期大部分组成人员是高校的知名教授,今后可尝试将具有学术品格和学术背景的设计师也纳入进来,进而充实艺委会的人员结构。

谈到服装艺委会如何打造学术活动平台,与会专家讨论尤为热烈。

北京工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林志远认为,服装与油画、国画等艺术门类相比感知社会的方式不一样。服装艺委会要重视社会和产业前沿的发展,不能孤立地谈设计,要举办研讨会。要认真研究学术前沿,探讨流行文化的规律,从而促进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惠淑琴提出,艺委会的学术活动平台,首先要有一本刊物,刊登文章要有深度,每期要有专题和主题。她认为,有必要搞服装的静态展,这与动态展不一样,是让人细细品味的,是把服装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同时,诸如“中国民族服饰展”这类学术性的大展,也可以放在中国美术馆展,还可以搞时装摄影等展览,这样学术性就上去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专业负责人吕越说:“艺委会的活动平台主要就是展览。我一直在搞‘时尚艺术’的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所谓‘fashionart’与单纯的服装设计的艺术性有很大区别,我把它理解成是一门可穿的艺术。我觉得它与陶瓷艺术等一样是可以与艺术品同样看待的,而且商业模式也是一样的。我认同搞一些非商业化的设计,中国美协做此项工作最为合适。”在讨论中吴海燕、张莉等对此话题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她们甚至提出可以把染织艺术也纳入进来,因为面料、家居纺织品和服装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服装设计如何从重“术”到重“学”

随着探讨的深入,与会专家就服装设计研究如何提升学术层面,如何从纯“技术性”问题的探讨,转向从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角度对影响服装设计因素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充分发表了意见。李超德认为:服装是实践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强调功利性和技术性是服装设计不可或缺的。但是,作为一门学术研究,它既有形而下,又应该有形而上。目前服装设计的相关行业协会和刊物很多,他们在举办活动时考虑比较多的是技术层面的事情,绝大部分刊物同样侧重于“技术”问题的探讨,重视实践层面的“术”的研究。如何从重“术”到重“学”,从重“商”到重“学”,这是提升服装设计学术层次的必然选择。中国美协作为国内艺术界的权威机构,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长久以来,技术问题是服装设计的瓶颈,企业和设计师考虑更多的正是技术问题,这些技术性问题,包括服装款式、工艺、结构、营销甚至流行。而很少追溯到这些形式表象背后的因素。重视“学”的重要性,就是要拓展服装设计观念的前瞻性、理论性的学术视角,从文化学的根源上,从经济学的发展上,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视野上,从哲学意义的理论上,把服装设计流行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上升为大文化事业的层面加以认识。进而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起服装艺术设计独立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体系,剔除流行刊物中虚幻浮夸的描述,回归学术理性和学术价值。树立起服装设计艺术界的文化理想、文化自觉、文化觉醒;在把握服装、服饰艺术时代性的同时,树立起民族文化的尊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long)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