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周尊圣:行走和守候

2015年02月04日 10:27:0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教授,中国美协培训中心教授。

一个地方,总有它独特的性情,而行走,就是在寻找它的独特,寻找心灵的异境。几十年如一日的行走在新疆腹地和西北边域,看着红尘边缘,和湛蓝的天穹深处,周尊圣用浓重的笔墨渲染出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心灵画面。

干净而不凌乱的中短发,理性而不缺随性;熠熠神彩的眉眼,感性而不失淡然。这是周尊圣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张留存多年的剪报,从他身上,你总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用色彩诉诸情感

对于艺术家来讲,效果是决定性的。

色彩效果产生于观者的视觉,因而多种色彩的版图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色彩效果最深刻最真实的奥秘甚至肉眼也看不见,它只为心灵所感受,重要的是避免概念上的公式化。

在美学领域中,有人曾这么说过:“如果你能不知不觉得创造出色彩杰作来,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反之,你就应该去寻求色彩知识。”

周尊圣正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便游走于新疆,以西北“天山”为创作基地,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走遍天山南北戈壁荒野,感受自然造化,对这里的风物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以极富个人特色的“天山红”绘画语言表达对天山的感悟。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让人忍不住在他的画作前多停留几步。

然而,这浓重的红色后面,又是怎样的情感诉诸呢?

在中国,红色是最重要的颜色,有着它特殊的意义,除了政治上的隐喻外,在民间,红色象征喜庆吉祥、热量、活力、意志力, 还有驱逐邪恶、警示的含义……周尊圣在他的“天山红”系列山水画中,将红色作为基调,用红色和墨色勾画,夸张却不失神韵,满含着对天山那块圣地的热爱和情诗般的追逐,被艺术界人士高赞为“精神内核和时代精神的呼唤”。

风格是一生的追求

和周尊圣谈及“风格”的释义时,他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是一位拒绝给定的画家。这体现在他的人生中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文人画赋予他的的惯 常,他却并不刻板地遵循,而是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内心深处的那一弦天籁,同时还体现在他的书画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 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

众人在九华山游览

在中国绘画史上,周尊圣将西北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况、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如此原生态地带入画坛,使画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周尊圣在画坛上都可谓是独树一帜的画家。

“我是通过一条门缝通往艺术大门的。”周尊圣小时候对艺术的痴狂,一条小小的门缝已经无法满足他,他需要一个更加广袤的天地,需要一方和自己内心世界契合的净土。

无独有偶,新疆就这样成了周尊圣的情有独钟、热爱有加的宠儿。他历时20余年,以天山为创作基地,数十次深入天山南北,足迹遍布每一道峻岭沟壑,天山的壮美雄奇与博大深邃,激发了他丰沛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激情,也是从那时起,周尊圣鲜明的个人化符号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悄然形成。

“风格是我一生的追求,然而,风格的形成也是僵化的开始。”周尊圣认为,时代是不断变化的,风格也不能一成不变,他世界各地的行走,更是为了创作出让人惊鸿一瞥的时代作品。

在俗雅之间坚守时代

在很多人的眼中,大红泼墨,俗套,难登大雅之堂。

这也就牵涉到一个“俗”与“雅”的问题。

参展艺术家和镜报团队合影

“我觉得俗和雅之间就是时代,是一整个变换的时代。”周尊圣一脸严肃地和我诉说着,他说大俗即大雅,俗雅没有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可以阐释的条框标准。

“你说红色俗,可是红色老百姓喜欢啊,能被大众所接受,能被时代所传承,它就不俗。如果一件艺术作品,它不接地气,所有人都看不懂也触摸不到它的内涵,它 就是再雅又能怎么样?不被时代接受,又如何谈及历史的传承?”周尊圣一席话让我震惊,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艺术环境下,他能坚持自己,坚守时代赋予他的责任和 使命,是不多见的。当下,太多的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故意作出一些看似高雅却完全没有深度的作品,接不了地气,也触不到灵气,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周尊圣作品

周尊圣认为,对于艺术家而言,俗和雅最大的区别其实也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一幅有深度的作品,除了技术水准之外,还需要艺术的含量,个人和作品都能被时代所 认可的,必定是值得被颂扬的。而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洋溢着壮美的旋律和民族精神的气息,也正由此,我们领略了他内心的激情与博大的胸怀。

“天山红是我20年来拼搏的结果,接下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黄土坡和黑土地上。”周尊圣对未来的规划一如既往的执着,他立志在“山、坡、地”的路子上越走越远,任风吹水面,他内心深处的这只“鱼儿”也会宠辱不惊,在行走中继续守候着内心那方净土。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