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为何缺乏“真性情”
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继承与时代的创新。绘画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的创新,除了以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抒发创作者的真性情,赋予作品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给予欣赏者以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震撼。
近些年很多关心中国画发展的人士指出:在山水花鸟画领域,几十人的作品摆在一起,粗看起来大同小异,就像是一个人画的;不少作品尽是一些物象的堆砌,以画面效果吸引观众眼球为能事;一些国字号大展的获奖作品,也缺乏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许多评论家把此现象归因为“当前画家缺少文化,缺乏修养。”
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当前的画家队伍中,大部分是美术院校毕业,不少还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他们真的还缺少读书、缺少文化、缺乏修养吗?但从另一角度看,为什么有些画家辛辛苦苦探索创作了一辈子,还总是囿于传统,画不出有新内容、新意境、新形式的艺术作品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创作者对艺术创造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绘画传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国画创作的精髓实质缺乏真正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淡忘了中国画艺术创造的原动力——创作者与生俱来的“真性情”。
艺术创作为何缺乏“真性情”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不同的面貌、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视角和与生俱来的真性情。为什么这些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中国画创作中却少有展现出来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后天受到社会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艺术个性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传统中国画千百年形成的程式所淹没;被世俗化的审美取向、价值观所左右;被所谓的“规范”标准化、同化了。
艺术的价值有赖于人类情感的深度,直接源于主体的个体生命对客体自然万物的深切感悟。中国绘画秉承“天人合一”思想,尤其注重创作过程中的心灵观照问题。然而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传承、轻创新”的倾向,喜欢崇奉某种标准的“规范”。曲解传统,把传统的某些程式、样式定性为不可逾越的规矩,实际上是把艺术创造所要表达的思想精神和表现技法公式化、僵固化了。这既不利于个性风格的创造,更违背了艺术创造表现独特个性情感的本质要求。
如传统花鸟画画梅兰竹菊松等,它的特点不是对现实对象的模写,而是将道德情操映射在对象上的一种概念表述。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绘画符号趋于固定化、公式化。比如竹,它中空,象征虚怀若谷;坚硬象征坚贞;常绿象征气节不移……还有,画牡丹寓意富贵荣华;画荷花表达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画松柏表现经冬不凋的气节,等等。自然物慢慢变成不是从个人当下情感出发所创造的个性化绘画符号,而固化为一种隐喻和象征的形而上符号。后代画家不断重复这个隐喻,便失去了以个人独特情感去探索新题材、创造新境界的可能性。
山水画亦然。画山水实际上也是在画人,画人生的一种感悟、一种人与自然融通后的精神境界。而传统山水画也同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造型技法上有披麻皴、斧披皴、荷叶皴等;构图上有之字形、丫字形,高远、平远、深远等;题材与意境营造也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模式可做参照,不需过多劳神就可画出一幅常人喜闻乐见的作品。这种照搬套用的创作方式有多少创造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同时,传统教学方式通常以技巧方法的教授为主,辅以讲授一些画学、古诗词等知识,缺少开启创作心灵、向内心深处深入挖掘等方面的教育。一些画家热衷追随某某大师、某些“典范”,喜欢在旧有现成的模式上反复翻新做文章。作品题材意境难免陈陈相因,技巧技法、审美趣味大同小异,艺术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深度更难以提及。
另外,中国文化传统崇尚中庸,提倡为人克己内敛,行事循规蹈矩。这种东方式的含蓄“修养”中和了艺术创作上的极端性,但也会使个性的张扬受到抑制。一些画家囿于某些所谓的模式、“规范”,不敢越雷池半步。创作中缺少张扬自我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只是一味地模仿,千万遍地重复,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出个人的风格。这无形中淡化了艺术创造应重视自我生命的体验和实现自我意识觉醒的创造精神,忘记了艺术家需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对自然社会人生开展情感化、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的职责。还有像画派的认定强调群体性,强调相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合伙,拉帮结派才显得有力量、有影响力等观点,也是不利于艺术创造的。因为真正的艺术创造历来都是属于个体的,很少是群体性的。
抒发真性情是艺术创新的原动力
绘画是人类运用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灵魂深处有话要说,即所谓“为人生而艺术”。我认为:造成传统山水花鸟画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家在创作中缺少真情实感的投入,以致创作主体不能与天地自然万物通融,找不到艺术创新的突破口。
看历代传世的文艺作品,不难发现都是作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强烈的个性化表达。现在的中国画,还是太单一、太保守,作品的精神内涵还不够丰富深刻。
艺术作品精神内涵的开掘不仅需要投入真情实感,更需要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现。笔墨当随时代,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情感世界都不会相同。学古人、学他人,技巧方法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以自身的人生体悟、审美体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情感表现方式,构建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化艺术样式。
在生命历程中,艺术是欢乐时的狂歌、悲痛中的号哭,是个体生命力在激越奔迸中的一声呐喊。在推进中国画时代创新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画传统是千百年来一代代画家创造的积累。在学习阶段必须先掌握传统的理论和艺术形式,否则就等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更关键的是要像李可染所说的“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既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以开拓的胸怀,增强对艺术、人生、时代的整体把握能力。总之,一个立志创新的艺术家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审视世界,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的樊篱,回到艺术创造的原乡,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大自然、社会、人生沟通,才能找到艺术创新的突破口,自我的真性情永远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文/钟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