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一个协会的时代担当

2013年12月09日 10:31:2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2013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运筹帷幄,谋篇布局新时代书法文化建设的“笔阵图”。此“笔阵图”旨在用全新的理念与视角对当代书法艺术进行学术探索与理论思考,同时将“笔阵图”图式创造性地导入书法家协会的工作流程。

用“笔阵图”图式对2013年浙江书协工作作形象化描述与学术性提炼是十分确切的。省书协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基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雷厉风行大胆创新,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搭建面向基层的文化阵地、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笔阵图”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浙江省书协一贯坚持的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理念,融合了“服务大众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展览模式”与“优化组织模式”等四大模式于一体的策划思路,画出了“二下一上”的“服务笔阵”路线图,即“浙风浙派——浙江省历届国展省展获奖作者精品展暨十一地市巡回展”、与全省十一地市书协、农村共建“浙江书法村”的“二下”,“钱塘笔阵——浙江省地市书法精品邀请展”的“一上”;也包含了“浙江书法家协会以队伍建设为主线的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的“人才笔阵”;“又有‘沙孟海奖’第八届全浙书法大展”、“‘吴昌硕奖’第四届全浙篆刻大展”、“‘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大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大展”的“品牌笔阵”。总之,浙江书协勾勒出的这幅全新“笔阵图”不仅清晰呈现出浙江书协着意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浙江文化金名片,深刻反映了浙江书协作为一个地方专业文化组织要造就创作高度、学术高度、人才高地的责任使命及把浙江建设成为书法大省、书法强省的战略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浙江书协意在通过有效的文化建设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信仰,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汇聚有利于振奋人民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文化贡献。

二下一上:服务“笔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之下,“走下去,请上来”是转变作风、掌握实情、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对于书法艺术而言,“走下去,请上来”正是一个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带动地方文化建设,实施“二为”服务的重要举措。

书法艺术是和谐文化与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现实生活中,明显存在着偏远地区书法文化信息传播不平衡、不对称、不到位的问题。如何让全省不同区域的书法爱好者平等地共享浙江书法文化资源,是浙江省书协近年来着意探索的核心命题。于是乎,“浙风浙派——浙江省历届国展省展获奖作者精品展暨十一地市巡回展”应运而生。诚如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先生所言:“本次展览在活动的发动与组织上,在参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均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积极意义,参展书家体现了浙江书协30年来的历史性、代表性与示范性。通过巡展,旨在带动地市县区书协人才队伍建设,让全省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书法文化成果”。此展作为检阅浙江书坛30年老、中、青三代书法人的创作成果,体现了很好的历史性、全面性、规模性、学术性与亲民性,堪称协会工作的开拓创新之举。通过展览展示、创作论坛、作品观摩、观众座谈,借势激发了基层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发掘和搜集了大批优秀书法人才信息。“浙风浙派”第一次以“书法笔阵”的名义席卷浙江大地,不仅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也给基层书家与群众带去耳目一新的书法视觉盛宴和精神文化大餐,使浙江大地沐浴了一次精致和谐、开放多元、创新奋进的书法文化大洗礼。

如果说“浙风浙派”是带着精品下乡,那么“浙江书法村”建设,就是带着文化下乡。“浙江书法村”建设是坚持“二为”方向、实施“二为”服务,让书法文化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人民、惠及大众的具体举措。诚如赵雁君秘书长的描述:共建“浙江书法村”的缘起,既是配合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关于浙江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基于协会如何在更广层面、更大范围地践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最大限度地体现协会组织的社会价值,真正实现浙江书法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浙江书法村”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的11个行政村,这些基层书法村不仅有良好的书法底蕴、相对稠密的书法人囗,还有经常性书法活动和常设活动场地。浙江省书协针对不同的“村情”,有的放矢地开展“四送入村”的书法服务活动。聘请省书协相关专家进村举行专题讲座、组织书法家进村为其作品点评、指导创作、展览服务、收集省书协及其会员的书法创作、理论书籍、杂志等,分赠“书法村”图书室,根据“文化礼堂书法村”文化场所建设的需要,组织书法家为其义务创作楹联、匾额等作品予以增添书法氛围。这种具体化、针对性的“种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书法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专业指点,使他们从盲目、随意性的学习转化为有计划、有方法、有方向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即将举办的“美丽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书法村作品联展”和作品集的出版,则为农民书法爱好者搭建了展示平台,共圆书法梦。省书协在春节前后又将分别走进书法村“写春联”、“送春联”等书法惠民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普通百姓和书法家有了零距离接触,也竭力将专业的学书风气导入为民间市井风俗,甚至升华成一种精神教化和人生信仰。

“走下去”之后便是“请上来”。“请上来”的活动依托就是举办“钱塘笔阵·浙江省地市书法精品邀请展”。今年5月到10月,金华、温州、湖州、嘉兴、丽水、衢州、绍兴、台州、舟山、宁波等10个地市各显神通,区域书风在钱塘江畔历时半年轮番刮起,展览成绩斐然成章,参展书家达1000余人。这些作品的展示不仅渲染出当代浙江书法大繁荣的动人景象,也使各地书风得以很好地汇聚、交融、渗透、切磋、碰撞、磨合,一番心交神会,互动提携后,收获了认识新知、观念创新和思想升华的大圆满结局。

对于“浙风浙派”巡展与“钱塘笔阵”邀请展的初衷,策展人赵雁君作了很好的表述:“浙风浙派”的立意与“钱塘笔阵”的宗旨遥相呼应,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这正契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髓,是省书协服务模式的创新之果。如果说“浙风浙派”、“钱塘笔阵”试图打造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服务基层书协、服务会员的“笔阵图”,那么其背后还有更为深远的文化意义。历史表明,浙江书法的每一个发展高峰其背后都离不开区域书法的大发展、大繁荣,无论是王羲之(绍兴),还是赵孟頫\(湖州);无论是金农(杭州),还是沈曾植(嘉兴),无论是沙孟海(宁波),还是方介堪(温州),首先都是区域文化滋养的结果。钱穆先生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浙江各区域因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不同,在书法创作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风格趋向,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多元格局。而各区域长期以来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直接造成了某一区域相对稳定而有序的书法传承脉络与书法风格特征,同时也孕育了一大批引领书坛的书法大家,创造了精湛、丰富的艺术成果。毋庸置疑,浙江书法数千年的绵延繁荣与在全国的翘首地位是浙江区域文化与艺术精神大汇聚的总产物。因而“钱塘笔阵”最为珍贵的学术成果是昭示了区域书法发展和繁荣的意义。这也正是浙江书协总是能够在组织与活动的实践中引领全国风气的理论依据。

“浙风浙派”、“浙江书法村”、“钱塘笔阵”,在“二下一上”过程中,不仅融汇了浙江书协的职能思考和组织智慧,也预示了未来协会活动的路径方向。“二下”、“一上”洋溢着以会员为本与浓浓人情味的亲民性,得到了广大会员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由衷喜爱。

展览优化:品牌“笔阵”

浙江书法品牌活动的学理研究与实践路径,是近年来书协致力思考的核心课题。赵雁君在《浙江样本、三十而立——浙江书协三十年品牌活动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思考》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浙江省书协工作的四大模式,他认为:“书法强省需要有文化品牌作支撑,书法品牌建设需要有优化的文化品牌活动载体与路径。争创品牌,提升品位,是协会扩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书协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品牌活动,推进浙江书法事业的全面发展是省书协工作的着力点。”浙江书法资源丰富,有闻名全国的“一亭、一社、一院”,兰亭、西泠印社、中国美院都是国字号书法资源,加上浙江历代大家辈出,这正是我们打好展览品牌“笔阵”的资源基础。

2013年,浙江书协以“优化升级”为核心理念,以“名人效应”为动力,以“大师楷模”为目标,致力创建浙江书法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的书坛标杆,开展了大量全国性、全省性书法活动,勾勒出2013年“品牌笔阵”的纵向脉落。

持续拓宽“名家”品牌战略的运作模式是一个方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展览品牌活动是浙江书协最为重要的实践经验之一,浙江书协自成立以来,创设并持续开展了以沙孟海先生命名的全浙书法大展、以陆维钊先生命名的浙江中青年书法大展,先后举办了8届全浙书法大展,6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周期性持续举办以区域名家命名的省级书法展览并形成规模、产生影响,在全国也是罕有。其中三年一届的“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已成为推动浙江书法、篆刻发展的活力载体和品牌展览,是浙江书坛最高层面的展示平台,也成为浙江书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出精品的有效途径,今年再次成功举办。与此同时,浙江书协与鄞州区政府合作推出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大展,这是对“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从全省性大展向全国性大展的优化升级。

区域升级是一个方面,品牌提升是另一方面。浙江既是书法大省、强省,也是篆刻大省、强省,全浙篆刻大展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举办了“吴昌硕奖”第四届全浙篆刻大展,吴昌硕作为浙江籍海派大师,既是闻名海外的书画大家,也是近现代引领全国的篆刻大家,首次以“吴昌硕”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第四届全浙篆刻大展既是对省级书法篆刻展览的功能拓展,也是以名家精神树立正确的创作导向,由此强化和彰显省级书法展览的活力和品牌特性。另外,省书协利用浙江书法历史资源与自身优势,主动参与指导、合作、协助地方政府推出文化品牌活动,合力打造全国性书法展事和赛事,这也是省书协优化升级品牌展览的重要举措。继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长期落户绍兴、与湖州市政府合作推出“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大展以后,又与富阳市政府合作推出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大展,加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大展,为浙江书坛再添2个国字号品牌展览。这种以周期化、持续性推出浙江的全国书法品牌活动,不仅让浙江的书法文化资源焕发出青春活力,也必将充分彰显书法浙江、文化浙江的人文魅力。

“沙孟海奖”、“陆维钊奖”、“吴昌硕奖”、“沙孟海杯”、“孙过庭奖”、“兰亭奖”、“赵孟頫\奖”等全省性、全国性“品牌笔阵”的营造与实践,既体现了理念的前瞻性与学术性,也展示了活动的规模性与立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浙江书坛多层次、高品位的展示平台,成为推出人才、创作精品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学术研讨与名家展览二线并行又交叉前行的运行轨迹,既有纵向“史实”的探讨,又有横向“展示”的配合;既扎根历史,又立足当下,预示了未来浙江书法发展的灿烂前景。

新峰计划:人才“笔阵”

优秀书法人才的培养是浙江书坛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也是浙江书法事业发展过程中决定性的要素。近年来,浙江书协在人才培养的机制创设、氛围营造、战略构想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批批书坛新人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人才“笔阵”的营造以“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为宗旨,多年来一直是以品牌活动为载体,以全国性、全省性重大展览为契机,以各地重点作者为对象,进行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和关注。每遇重要展事省书协就有目的地展开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规模、不同门类的创作培训和重点作者作品加工会,创造各种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深入实施“双精”工程。在书家结构链上努力做到上有老一辈书家引领,中有中年书家支撑,下有青年新秀后备。而青年书家培养更是浙江书协着力营造人才“笔阵”的主要阵营。“浙江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是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及“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大背景之下,结合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实施方案”中配套实施的,其目的是大力激发广大青年书法家的创造活力和进取精神,全面提升浙江书坛的创作水平,努力推出一批“四重”的“德艺双馨“青年书法精英。

“新峰计划”的具体对象年龄定在40周岁以下,并且是浙江书协所属的中国书协会员的青年书法家。省书协将每年通过自我申报,团体会员推荐、作品评审,从中遴选出20人作为“新峰计划”的培养人选,并针对性地实施培养举措,其力度之大,开全国之先河。“新峰计划”将连续实施5年,集聚100名浙江青年书法的中坚力量。通过这样有计划、有目标、常态化的精心培养,可以预见“德艺双馨”的书法专业骨干、领军人物将会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浙江书法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定能遂愿。

结语:2013“笔阵图”背后的时代担当

2013年浙江省书协绘制的“笔阵图”已经十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服务笔阵”、“品牌笔阵”与“人才笔阵”从形式上来说就是“送下去”与“请上来”,三足鼎立、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书法文化领域的活学活用;也是省书协推进文化创新,优化组织模式,创建书法品牌,建构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蓝本。浙江书协打造的2013“笔阵图”,一手抓高端引领,一手抓大众普及,着力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生活品质,其实质就是发挥自身优势,把党的宗旨和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专业协会已然成为政府管理社会文化事务的重要载体与媒介平台已是不争的事实。专业社会化组织的成长,一方面替代政府实施有效的专业领域管理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拓展与延伸功能。从当下的社会格局来看,专业社会化组织在社会文化管理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作用会越来越强。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深刻体会到“时代担当意识”的重要性,协会要发挥社会作用,体现社会价值,必须承担二个角色,一是提供好的平台与组织管理为协会会员的成长服务,这是协会的本分,省书协的实践样本就是提出“树名家、推新人,出精品、出人才”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展览模式;二是担负超越协会组织之外的公共责任,参与社会建设,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充当桥梁与纽带作用,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结构,提升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省书协提出二为服务模式,实施“书法载体”与“三贴近”的品牌战略,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关注民生,奉献社会,很好地发挥了协会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总之,浙江的书法事业之所以能够稳健有序地持续发展,协会的组织工作和书家水准始终站在全国前列,与协会的社会使命感、时代担当意识密不可分,与浙江的文化传统与“浙江姿态”紧密相连。创新而多元、精致而和谐、思想而学术的浙江文化传统像一把精神的火炬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书法人。浙江书协倾力打造的“服务笔阵”、“品牌笔阵”与“人才笔阵”这张新时代“笔阵图”已经很好地演绎了浙江书法艺术家、书法家协会的时代担当,并向我们展示了浙江未来书法文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文/郑利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