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文化特色 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本文所属专题:杨晓阳艺术专栏
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国办画院的发展状况、画院形象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办画院到底该干什么?现阶段该如何往前迈进?这不仅是画院工作者思考的话题,也是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此背景下,西安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被文化部任命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自然是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
但杨晓阳自今年4月中旬履新以来,一概谢绝了各类媒体的采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与其担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时注重宣传推广的行事方略大为不同。这位1958年出生,享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三五人才”、第三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十大杰出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的新院长,上任以来做了哪些工作?对于国办画院有怎样的认识?对国家画院的发展有何思考?日前,在位于北京西三环国家画院的办公室里,杨晓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在西安美院提出“一二三四五”
杨晓阳曾是国内美术学院中最年轻的院长之一,也是“提问题最多”的院长。自1994年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以来,他通过实践、思考、总结,提出并不断实践“一人一品”、“两本书”、三大理念、四项传统和五个目标,积极推进西安美院的各项工作。
“一人一品”,也可理解为“一校一品”。杨晓阳在西安美院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年来对东西方美术及美术教育的比较,在全国高校系统、美术界率先提出“中国的美术学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的美术学要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学子要有个人的特色”。他于1994年、1995年提出上述理念,后来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全国高校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伴随着国家改革的进程,伴随着社会转型,杨晓阳提出的前瞻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