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写三峡
――记中国山水画家施江城
本文所属专题:施江城艺术专栏
用心写三峡,于是施江城笔下的三峡便有了一股特殊的气韵。因为他实在不是一笔一笔、一块一块去画出来的,每一幅画都如滔滔不尽之江水自笔下汹涌流出,原来画早已在胸中存放良久!因为胸中本就有着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一个变幻奇诡的三峡!所以施江城说:“我喜欢用线,用有形的和无形的线的流动、穿插、回旋,去体现我心目中的三峡的味道。”
用心写三峡,写得多了,不知不觉中,画家其实已悄悄地把自己改变了,变成了一个心思灵敏的艺术家,一个激情澎湃的诗人,一个睿智通达的哲人,一个深邃广博的思想家,一个彻彻底底被自然化了的文化人。
他说:面对高水准的文化遗产,不是简单的画个树画个房子就完了事,里面的最主要的文化特征要挖掘出来才有看头。
他说:不能光是用平面构成的东西去画大自然。大自然无所不包,浑然一体是它的最高法则,用平面构成去设计大自然的构图章法,人工的痕迹就太重了。
他说:三峡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天书……
“我想的东西比画出来的多太多。”施江城如是说,“所以我在自己的《长江三峡图卷》后记中也说,数十年来我‘虽一写再写,意犹未尽’。”
说梦,我诚有幸遇斯时 施江城在深圳遇到学者余秋雨,两人谈起共同感兴趣的三峡。余秋雨认为,长江正在发生意境转换,从过去的李白和杜甫的长江转换成新的现代的长江,出现了新的三峡,新的自然景观,人们又从里面找到了新的美。
这个看法,两人又不谋而合。施江城是这样讲的:“三峡是一个交汇点,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汇点。在人类社会中,它又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东方文化中,它又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在美学中,它又是阳刚和阴柔的交汇点……”他总结出了十大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