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与山呼海啸
本文所属专题:俞文杰艺术专栏
壁立千仞与山呼海啸
--俞文杰的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分为"南北"二宗,以区分其源于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感受、不同追求与不同技法而形成的风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山水画史表明,南宗多为水墨渲淡强调笔墨趣味,重情调、重意绪,北宗则强调山水气势营造,多以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去体现胸襟的博大和凛然之气;南宗以笔线墨韵为主,氤氲秀润,北宗以皴,擦为特征,呈苍茫雄浑之气,进而成为中国山水画旨趣不同的两大流派。
俞文杰的山水画,大多以太行山为主题,状写其厚重,深沉雄伟的丰碑式形态和魅力,以象征其横空出世的崇高精神。显然,从文脉上讲,俞文杰承继了"北宗"的山水风格与精神,构造了粗犷、大气、沉稳的绘画形式与美感,体现出他明确的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就艺术创作的本质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不能否认外部作用于内部、客观作用于主观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现象世界的物象作用艺术家的心智,产生一系列的感受、筛选、加工、提炼、凝结的创造过程,最终得以生成为"心象",它带有强烈的心灵化特点和主观化色彩;其间,只不过视不同取向而决定主观与客观的比重而已。
我们看俞文杰的山水画,便自然觉察到他在面对太行山进行创作时,在取舍、观察、选择与表现上的主观作用,画家既取其形,又取其神,更重要的是"造势"与"造境";在创作中,画家不是事无巨细的摹拟自然,而是从写意的理念出发,去撷取山脉的片断,给以取舍选择,进行夸张变形,裁剪组接,再给以相关的笔墨表现与处理,营造出充满山野气息与乡土韵味的"巨嶂"山水,并洋溢着现实感,时时透出宋人画风的遗韵。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作品中尽管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意向,但我们仍能看出其中的生活依据,如若不然,千岩万壑、峻岭绝壁不会如此生动与丰富;不仅是画家建立了自己的观察视角,也建立了自己的追求取向和对意象、造型、笔墨的综合运用方法。从实际生活中搜集素材,颇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勤勉和历练,大量的生活素材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每每提笔作画,便历历在目,得以瞬间定格于画面上,使作品不仅形式新颖、构图险绝,而且,笔墨亦在符合意象表现的写意运用中发挥了作用。
我们看到,画家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所结构的太行山作品,不论竖幅、横幅,还是方形画幅,都结构严谨,在整体画面中,始终有一种隐形于意象背后的构成关系,这个构成可以使作品自由组合,但万变不离其宗;因而,作品中山水得以巍然屹立,气势逼人,张力弥满,远看气势压人,近看惊心动魄。
从结构上看,俞文杰山水画主要运用"S"形构成,或是由"S"形演绎、变化而来的结构,大体上依此去营造深远、高远、平远的空间图式,使情与景在特定空间中得以融合和表现;在确立结构的前提下,画家精心于虚实、浓淡、疏密、黑白关系的处理,以实现水墨意蕴与诗境的建构。
俞文杰有很强的结构意识和形式感,且善于造势和造境。分析作品,可以看到其明显特点是,多用垂直线去结构悬崖绝壁,以长长的垂直线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既营造了峭壁危岩的体面形态,又分割着空间,它们之间的互补、互动与组合关系,进一步产生着"高山仰止"般的高远效果,使作品高深莫测,山体之间的几何形体的参差错落与互相迭加、推进,加上水墨的浓淡变化,以及黑、白、灰关系,产生的正是深邃幽秘的深远效果;我们还注意到,画家常常在画面的垂直结构中,出其不意的用斜线、横线去消解其整齐与单调,为画面带来丰富性与可变性,譬如在垂直岩壁上,用斜线、横向折线营造的山顶平地或山"塬",以及飘荡游移的云雾等,都起到了"虚写"而产生的灵动感;使巍峨、厚重、挺拔、峻峭的山体与之对比、呼应,在稳定中不乏起伏,在静寂中不乏运动;厚重中不乏灵动,画家以结构和形式营造了横空出世与太古浑然的山水境界。
俞文杰在根本上摒弃了"游戏笔墨"的闲情逸趣,志在对一种精神的追寻和叩问,他的作品有着明确的关注点,即发现并表达一种美学旨趣---雄健、壮伟与浑然一体的境界和粗犷狞沥与波澜起伏的气度风范,这使他的作品拓宽了山水艺术的外延和丰厚深刻的内涵。
我们似乎在俞文杰作品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燕赵慷慨悲歌的豪迈之气,也在其中读到了血与火交融的近代民族史;画家笔下的太行山上无不镌刻着民族精神的醒目大字,无不体现出坚苦卓绝与坚忍不拔的民族脊梁的力度和硬度。
画家在作品中要诉说的正是这一点,这也是俞文杰作品最可贵之处。
应该说,一片山水,就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精神。在俞文杰的作品中,笔墨、技法、结构、形式等,都指向一种精神,并且这种精神的特点在于---它笼罩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让人触景生情,联想到它可歌可泣、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历史,千百年它屹立如旧,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必将更加雄伟、壮丽,它将续写民族史新的篇章。
俞文杰,作为当代画家,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目标,同时也找到了作为画家的自己的定位。
(作者:徐恩存,先后任职于《中国美术报》、《东方艺术》、《美术观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