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恬淡于守高——谈郑长安书法创作与研究
长安生性沉静且通达,又不失坚毅与朴质。他既保持故乡汉风的大气,更浸染毗陵吴韵的神色。
20多年的书法“恋情”使然,艺术已成为长安生命的守护。哲人说:“一切艺术都发源于爱,而艺术的价值和内涵则取决于艺术家爱得多深!”长安从少年时代起就追求成功与梦想,拥有生命中永恒的那份爱……他将那份爱视为生命欢笑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方式,将书法还原于文化,求真于经典,回归于心灵。在当下文化生态存在失衡的情势下,长安坚持着应有的自我定力,心恬淡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
唐代张怀瓘《书议》中说:“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则了然。”作为懂得“感恩”、“敬畏”与“珍惜”的长安,始终保持着对中国传统人文经典的虔诚之心,深深扎根于传统,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同时对时代春天的感恩与对生活的感悟,为他在时代特质的提纯与锻造上,赢得了完整的自我。
冯友兰曾有人生追求的四种境界之说,从物质、道德、审美精神、最终追求天地境界。“天地境界这是我们追求的文化信仰!”长安如是说。
长安学习书法路子正、气息好、底蕴足,沉潜于写心、写神、写自我,在感悟、积累中提升人文修养。长安书法追求的正是民族集体人格的审美理想。这是他心灵烛照与时代艺术精神的交融契合,完全摒弃笔墨游戏的玩弄或将书法视为竞技而一味关注书艺的表面形式获得社会浮名的弊病。这一点,长安更是清醒的,明智的!他启动书艺创作与书学研究两翼,孜孜不倦,多年颇有收获。其中有10篇论文在教育部、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全国性书学研讨会上获奖或入选。这些论文中,不乏以开明的理念、开阔的视野,拓展了当代书学研究的领域,提供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与书坛艺术批评的新思考,颇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可以说,长安是当今书坛创作与研究两体皆进的青年才俊,他的好学与慎思,透析与善辨也正体现在他史学研究与艺术评论的广泛性与深刻度。
“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工夫。”长安擅行草书,恪守雅正与清流。他的作品以自然平和、清逸、简静为风格旨归。筑基于二王、怀素、孙过庭,以静为质,以灵为用,对刚与柔、方与圆、曲与直、断与连、疾与涩等艺术本体处理自如。纵览长安行草书册,一股清蔚逸宕之气扑面而来,承传统于字里行间,出新意于法度之外,有松柏古朴之风,梅竹灵秀之韵,亦庄亦谐。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点画疏密相间,结体奇正多变,篇章随势而布,穿插起伏之中颇得虚实相生之妙,用墨润渴互用,自然洒脱。此看似平和舒朗之笔墨,却得自然意趣之美蕴,率性写情之真意,音律起伏,韵格生发。一任简约而素淡,优雅且清远,抒发着作者对时代的崇敬与自然的迹化。
老子论道有“致虚极,守静笃”的箴言,这种“虚静为体”的艺术心灵,体现了人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性,在有限的世界里呈现出无限的生机。长安正沿此正脉潜修推进……
世间最朴素的是人性中的本真。生命与艺术的融通,并非仅依赖于技巧,却根植于生活的心态与理想的追寻。古人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愿长安心静如明,见素抱朴,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迎接明天心中艺术的那片光辉!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