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秀逸润津沽 内蘊求澹然

——读王少桓近作有感

2015年05月08日 09:24:0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在苏州的旅途中,每天都是细雨,似乎从不停,拿着王少桓的画册来读也是极好的。少桓的画册是《鉴宝中国》杂志社的袁立鹤主编赠送的。周作人说:喝茶当在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想自己的生活态度应是云淡风轻,是随性而至的从容,是在烟火的世俗生活中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和天真......此刻的苏州,身边尽是吴侬软语。这样的夜,这样的平江路,是适合两人清谈的,也是适合读画的。倾清茶一杯,听弦歌一曲,写些文字寄予帝都。

虽未谋面,但显然感受到少桓是一位很具才华的画家,在天津美院多年的努力修习,终于形成自家艺术的风格面目,其中确实融会了贾广健老师的优长和自己的探索思考。他画风灵动超逸,运笔洒脱,墨彩交融点线流畅,颇有“若不经意”信手拈来之感,但细味之后发现画家处理疏密、远近、浓淡以至笔墨之繁简颇多匠心细腻之功,至为难得,表明画家多年辛苦努力,艺术趋向成熟。看他画的白猿,更见雅趣!闵人少桓之表情心胸,由画可见。生机活泼,灵在其中矣。

改一首唐代牟融的古诗,赠给津沽的少桓。“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茶一杯”,便是对王少桓心追中国古代文人意境最好的写照。从甲午岁作品来看,少桓极擅渍染与冲水法,以没骨画法在不经意间画出其基本动势、结构,再根据需要,在关键处点、染、强调,或以色破墨、或以墨破色,或用湿画法层层叠加、或以水去冲撞色墨,造成氤氲漫漶的韵致;大体关系的确定与处理。。看少桓的画,我可以直接从他的画中感到一种灵气和韵味。画中气度开阔,很大气。我想,这是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少桓以自己的气质性融会传统,摄取造化,默默探索,自然形成如此这般的艺术个性。

作为同道的我,感觉80后的少桓年龄不算大,倒是颇有点大家气象。我的感觉他的思想是沉下来的,用笔比较率性洒脱,不匠气,用笔讲究传统,用笔不狂乱,慢慢地品味,画得是相当好的。

作为80后的画家,画得又是天津一派的花鸟画,所以贵在具有自己的笔墨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不容易,因为那是具备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时的外化与象征之物。气局关乎构件,真境逼而后神境生,笔墨不到位,根本就谈不上自然而然,不虚也。在追求笔墨的道路上,生活也是如此。少桓辗转求实,转益多师,终于定居于天津,个中甘苦,冷暖自知。沿着自己认定的路,实际上也正是大路所趋,无疑将一日一进境。人贵有精神追求,画艺则贵在实践之。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此足至辉煌矣。袁宏道在他的《叙小修诗》里说过,“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难道不是吗? 如此,年轻的他进入到艺术的自由境地,他作画任意挥洒、烂熟于胸,把表现对象从客观物象转换为主观心象,且笔随心运,达到一种“意与境谐”的高度。因此,我们在他的甲午岁作品中不仅读到了“澹然无极”的亲和性和万物相融的天然本性,还看到了他以特有的笔墨方式所创造的审美愉悦的形式,以及笔墨氤氲、淋漓、酣畅的视觉之美。

我想花鸟画的题材选择与形式探求,始终是重要的问题,但在当下,对自然生意、情志寄托和趣味格调追求的薄弱,似乎更值得关注。半个世纪以来的花鸟画革新,在题材上有过许多扩展,如上世纪50—70年代画农作物,80—90年代画亚热带雨林等;在形式方面也有许多探索,如写实性追求,以及洗、冲、喷、拓种种新技法的试验等等。但所有这些扩展与探索,都没有获得很大的突破,没有出现新的花鸟大家。花鸟题材对其形式有相当的限定,不像人物和山水风景题材那样有扩展余地,只在题材和形式上求新,忽视了对生意、寄情、格调的追求,有本末倒置的危险。活泼泼地自然生命和人不即不离、亲和而又紧张的关系,诸如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异化,人对自然的征服,自然对人的惩罚等等等等,为花鸟画提供了永不凋谢的主题和意义。少桓想来很明白这点,共勉之!

就花鸟画自身而言,精神、格调的追求,与题材、笔墨形式的追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精神、格调必须落实到题材、结构和笔墨上,否则“精神”就是一句空话;题材、结构、笔墨必须是精神、格调的骨肉血脉,否则“境界”、“结构”、“笔墨”就没有了灵魂。历来获得大成功的艺术家,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炼,将两者融为一体的。而对于成熟的艺术家,这种修炼的关键,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凝聚为爆发性的能量,造成飞跃和升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朱屺瞻等,都是这样获得成功的。少桓是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成熟画家,他面临的正是如何凝聚、升华的问题和情境。80后画家作为艺术界的一股新生力量,充满年轻而新鲜的创造力,以后无疑会成为当代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具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作品,富于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艺术形式的大胆探索,都能给人以独具一格,耳目一新的艺术感觉。

听说《鉴宝中国》杂志社的袁立鹤主编要在8月的宁静时光里,在琉璃厂的大千画廊,为少桓办一场精致的画展,想来犹如清风拂面。以此小文祝贺!!回望与前瞻,我相信,他会是花鸟画坛之青年翘楚!

郭逸东(河北大学 美术评论家)

2014年梅雨季写于姑苏平江路旅次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