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秉伏的创作:自然无极属聃庄

王振德/文
2015年04月09日 09:48:5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熟悉秉伏的人告诉我,秉伏喜欢诗。1982年他大学毕业时,便在《诗刊》上一年间两次发表作品,给当时的天津诗坛带来一分欣喜。他曾为体操名将李宁“吊环十字支撑”摄影作品配诗:“只见他/一手抓着太阳/一手抓着月亮/天地之间/凝固成一个肃穆的十字/宣告着人的力量。”诗写得很大气,印象难忘。

今年已经55岁的郑秉伏,在天津日报新闻岗位上工作了30余年。 诗,却并未离他远去。但这次结出的果实,却是他学画带给他的收获。诗与画从来就有着很近的血缘。秉伏于书画一道,是初学。但他追求甚笃。刚一上手,便令人耳目一新。秉伏请朋友刻了方闲章“五十后学”,画上留下他起步的痕记。

由于画家的禀赋和修养以及社会经历不同,其创作习惯和风格也不同,呈现的笔情、笔势、笔趣各具姿性。看秉伏的画,能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散淡却内敛,直率而婉约的格调,行笔不滞不涩不激烈,吝惜用笔用墨,不去刻意地恣肆泼洒,不故作拙朴或故作老辣,构图极尽简单纯粹。有时他会把一种诗的构思融入到对画境的营造,化画境为诗境,也因此他的画里多了几分诗的清新、灵透与雅趣。孙伯翔先生曾作学书联句“自然无极属聃庄”,这亦是秉伏的心之所向吧。

两只小鸟,一株老梅,三两朵梅花,两三点嫩蕊,再配以章法错落参差的诗行,笔墨自然带出浓淡干湿,行笔急缓节制,画面宁静的气象里蕴含沉稳。作者为画自配诗文:“飞过春秋与冬夏,不爱桃花爱梅花,淡着墨色无粉饰,寻常麻雀亦清雅。”在另一幅画里,秉伏独出心裁地把大鸡、小鸡和小麻雀画在一起,画的题记“新寓言”更撩人遐思——“一天,小鸡对小鸟说,过不了多久我就长得高大威猛;小鸟回答:你再怎么长,也飞不到天上去。大鸡闻听无言。”幽默睿智的对答令人忍俊不禁之余,又对其略带禅味的哲理玩味再三。

中国花鸟画,尤其元代以后兴起的文人花鸟画,被画家赋予花花鸟鸟以文化的精神,其中有人的品格和审美的情境,有画家的寄寓和情感的抒发。它表现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又连接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文人画家们都喜欢在这个花鸟世界中,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秉伏的画有这么一点点味道。

“信手偶得似天成/赖得水墨玄妙生/画里功夫画外得/心有灵犀一点通。”秉伏的一首题画诗道出他学画心得。我知道秉伏的孤诣所在,如果他不是亲尝过各种甘苦与趣味,有很多表现是传达不出来的。秉伏在报社工作近30年,做过记者、编辑,做过多个部门的主任,是个职业新闻人。但这并不妨碍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妨碍他于工作之外,去开拓属于他内心世界的另一个领域,并悄悄地在这片疆土上下大力气地耕耘。他如果不读很多的书,没从浩瀚的书海里去见识大世面,没从书的字里行间,与古往今来的先贤往哲有过过密的沟通、交流、对话,如果他不曾在心里对传世和现今的无数佳作,千般万般地临拓描摩,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快的进步,难道他的腕下真的有鬼乎?另外,在他的新闻生涯里,他做过文化部、摄影部主任,在文化艺术的原野上有过纵情地驰骋。在他主编采风报期间,刊出美术专版百余期,推介百余位书画家。这些都无不为他铺垫下别样的基础。相信他的将来充满诗情画意,恐百尺竿头,不可囿止。这也是我的祝愿。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