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风雅
唐吟方的书与画
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的中国人面临着“上下文化的分野、雅与俗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之际”。的确如此,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如此,在知识界尤其如此。当一向被认为是雅文化代表的中国书画,同样也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雅”与“俗”的抉择。对于很多书画家而言,如何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生活中回归到一种传统文人的笔情墨趣,重拾传统文人之风雅,实在是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最近翻阅唐吟方的书画,颇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唐吟方以其独有的笔墨与别具一格的造型技巧,诠释了当代文人的另一种精神世界,同时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解答了这道难题。一种久违了的文人雅趣,在他的画中展露无遗。
唐吟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受过专业的中国画技法训练。后来一直供职于新闻出版界,虽然从事的工作与书画创作无直接关系,但他并未远离早年攻读的专业。近年来,在各种不同的媒体和各地不同的展场中,不时可见其书画展出与发表。这些书画,不同于时下那些出现在各类官办美术展览的程式化作品,完全是一种随心所欲——甚至说是游戏笔墨的文人情趣。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在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中,在一种心无旁骛的心态中,为人们展示了别样的文人情怀。
唐吟方出生于文化积淀深厚的诗书之乡——浙江海宁,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他一方面勤于读书,历览古今圣贤之书及名家翰墨;一方面又笔耕不辍,出版有《雀巢语屑》和《雀巢语屑续录》,在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这种长期的积累与学术素养无疑成为其书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所以,我们在其书画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线条、笔墨、色彩、造型与技巧,更感受到一种来自一个文人所蕴涵的精神气质,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画外之境。
先看看唐吟方的书法。
我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媒体发表关于书法的言论时,一再强调当下书法之内核必须“脱俗”。在唐吟方的书法中,首先看到的便是“脱俗”。在其不求工整,但求随心的书法,看不到今人书法中常见的烟火气,也看不到中青年书家中常见的飞扬与跋扈。相反地,一种沉着,平静,平淡,冲和,雍容……等气息充溢其间,显示出与其年龄不太相称的练达与冷静。应该说,唐吟方并未拘泥于任何一家,甚至看不出他临摹古人的痕迹。这正是其特出之处。他在博采众家基础上,游刃有余,无法而法,以其文人固有的内敛抒写着一种真性情。看得出来,他在运笔时几乎不假思索,完全是一种随性自适的心境。观赏他的书法,几乎看不到各种杂质,一种非常明净而恬淡的气息扑面而来。很显然,这不是从临池中可以获得的,而是一种内在的修为与润物细无声式的累积外发而致。
再看看他的画。
唐吟方的画,给人最为直接的印象便是简洁、干净和清新。他多艺兼擅,于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擅,尤以人物最为人所称道。所写人物,多以夸张、变形的造型,辅之以诗意化的短句,营造出一种具有古典情怀的文人意趣。人物多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民国或晚清时期的宽袖大袍,无论高士,还是仕女,均体型肥硕宽大,以超现实的笔触描绘出旧式文人的悠闲与自在。所绘人物,多为“闲人”,一种豁达、悠然的生活状态始终贯串其人物画的各种题材中,这与时下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体现出的忙碌、烦躁与不自在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物时也许只是一时兴起,或者只是为了寻找一种内心的静谧,但其画面的确给人提供了很多值得回味和思索的东西。他试图在为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精神世界找到一个切合点,为现代人构建一个久违的家园。他所画的《春风里》,一男一女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杨柳舞动,春雨飞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和谐与安宁。再如《松树人物》中,3个文士徜徉在巨大的古松下,周围空空荡荡,宁静而空灵,作者题句曰:“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一语点题,将无声的画面配上了画外音,似有画龙点睛之妙。宋代画家李公麟曾说:“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也”,细观唐吟方的人物画,也正是如此。
最有诗意的还是唐吟方那些融山水与人物为一体的山水人物画。所写山水,没有皴法,纯用水墨或淡彩晕染而成,人物或三三两两行走于山间水涯,整个画面如空谷足音,意境幽远,含有一种禅意。唐吟方的山水人物,是山水画无妨也可看成是人物画,或者说作者要借山水人物风景,抒写心中的一种寄意,是超然物外向往,更是远离烦嚣的出世追求。这种心境,正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所缺乏的。我因此觉得唐吟方的山水画,也和其人物画一样,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和他一样厌倦现代生活方式的人们找到一个归依的精神田园。
唐吟方的书和画不在现代中国主流书画圈之内,这和他的特立独行的为人风格相一致。比如他对绘画中的书法情调的强调,比如他对人物塑造的漫画化与幽默感的赋予,比如说他笔墨中透漏的江南情怀……文人的诗情画意从遥远的明清乃至民国带到21世纪。这种“穿越”式的艺术境界虽然只是一个小众范围,但却为大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灵体验。观赏唐吟方的书画,无疑会让人想起李叔同、想起丰子恺……想起那些为我们带来诗意想象空间的那一代文艺家们。
有人曾无数次问过我,什么样的画算是现代文人画?我想,从唐吟方的书画中,我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