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中国美术世界行

2013年10月21日 14:11:4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实施的国际美术交流项目之一,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相继在法国、奥地利、德国、日本、韩国、葡萄牙、瑞士、科特迪瓦、毛里求斯等国举办了多次当代中国美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以中国画为主,有些展览也涵盖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等门类,行程跨越欧亚非大陆,并继续向美洲、大洋洲进发。“中国美术世界行”作为当代中外美术交流之旅,展览规模不同,次数频繁,作品质量优秀,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对外传播当代中国美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美术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传统深厚,自成体系,在东方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同时,中国美术并非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中外美术交流,不断吸收同化外来艺术的影响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艺术的东渐,在隋唐时期达到高潮;第二次高潮是明清时期西方写实绘画的传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高潮。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正在出现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传出或借入。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前两次高潮,基本上是中国对外来艺术单向的借入而非传出。第三次高潮正值中国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美术家以自主的立场和开放的胸怀与外国艺术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共同创造新世纪中国与世界文艺复兴的辉煌前景。“中国美术世界行”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中国梦”,让中国美术真正走向世界、走进世界,迎接和推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第三次高潮的重要举措。

目前中外美术交流的格局仍然是不平衡的,中国引进介绍西方美术多,向外传播中国美术少,存在很大的“文化逆差”。外国人一般对当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比较熟悉,而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却相当陌生,对当代中国美术的成就几乎一无所知。实际上,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2009年“中国美术世界行·版画展”在奥地利维也纳青年美术馆展出时,该馆馆长克拉玛说:“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目前西方人最热衷去的国家已经不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而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奥地利人最向往了解的国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家出国举办个展已较为普遍,但这些个展仍属于散兵游勇式的个人行为,还不足以形成集群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不足以代表当代中国美术的整体面貌、主流形态和国家形象。因此,遵循中国美术家协会倡导的“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核心理念,“中国美术世界行”举办的国家级的群体展览,不仅有助于平衡中外美术交流的文化逆差,而且足以代表当代中国美术的整体面貌、主流形态和国家形象,让外国观众看到更全面、更真实、更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中国。

什么是当代中国美术的整体面貌、主流形态和国家形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阐释“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展览的探索精神时说:“当代中国美术家们十分重视传统精神的回归,他们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与探究国外美术思潮和最新动向并举,使中国美术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经典与流行相融共生的多元态势,展览即是对这种探索的尝试和实践。”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论述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梦想时也说:“面对当代世界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国的美术家要用世界的眼光和中国的文化身份,来表现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国家民族的整体文化形象。”可见当代中国美术的整体面貌、主流形态和国家形象,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文化身份,又兼容了当代世界的创新思想和多元文化,既具有中国审美观、价值观的独特性、主体性,又具有人类审美观、价值观的普适性、相通性,这种整体面貌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这种主流形态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这种国家形象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唯其如此,“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才获得了外国观众的广泛接受和好评。从“中国美术世界行”展览的作品来看,当代中国美术家处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给外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中国当代美术精品展”在法兰克福艺术创作中心举办时,德国艺术家协会主席维纳·肖伯说:“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而当代中国美术家同样具有创造力,正如法国哲学家让·饶勒斯的名言——维护传统不是保存灰烬,而是留住火种,从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国当代美术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2013年“走进西非——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圆形大厅艺术馆举办时,科特迪瓦文化部长邦达芒也说:“中国书画尽管是现代的却一直反映着千年的文化价值观。我们既需要传承民族文化根脉又要对外开放。”正是因为当代中国美术家既传承了民族文化根脉又坚持改革开放,保留了传统精神的火种,扬弃了因袭的灰烬,才使中国美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除了美术作品展览,还包括美术高端论坛等学术交流。例如,2012年“感知中国——中国当代国画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期间,中日双方美术家就举行了高端座谈会,深入探讨东方水墨艺术精神。刘大为发言的题目是《从“感知中国——中国当代国画展”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他指出:“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家园,其‘秀雅和定’的审美特征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而这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勤发言的题目是《中日当代美术交流的温暖回忆》,她温馨地回忆了从1985年日本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率团访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高山辰雄、加山又造、平山郁夫的中国情愫,到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与中国漫画家华君武等人交往的趣事,唤起与会者的无限感怀。在座谈会上,东京艺术大学教授田渊俊夫说:“通过此次展览我又重新认识到了包括我在内的日本画家们早已忘记了的一些传达自己内心精神的描绘方法。”日本画家大矢纪说:“今天展览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水墨画的精髓,我觉得学无止境,绘画不能只追求形式,最重要的是传神。”日本油画家马越阳子说:“这次展览告诉我们美术的使命是什么,那就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类学术交流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的学术内涵,也沟通和增进了中国与外国美术家的友好情感。

“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政府的和平外交、文化外交、全方位外交战略,在中国与法国、日本、德国、科特迪瓦建交周年纪念都举办了相应的美术作品展览,促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传统友谊。系列活动得到了中国驻外使馆和文化机构的支持和协助,也引起了外国政府部门和主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011年“水墨中国——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在葡萄牙新建的东方博物馆展出。2012年中国美术家为筹备“水墨阿尔卑斯——中国画作品展”到瑞士采风写生,始终受到瑞士前总统、驻华大使、当地官员和各界友人的关心和帮助。系列活动还得力于荣宝斋集团、文创集团等文化机构的合作,海内外华人共襄盛举,纷纷为“中国美术世界行”贡献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征途漫漫,任重道远。而今,“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与“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并列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实施的三大国际美术交流品牌项目,正在当代中外美术交流史上书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