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道金:水彩画市场依然在快跑
Q & A
T= TopFloor
J= 姜道金 先生
T: 如何看待水彩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美感?
J: 水彩首先要强调水性,水彩颜料突出优点就是可以与水结合得特别好,非常透亮、干净;其次,水彩的再创作性不强。如果水彩画面无法一次成型,基本上这件作品就报废了,要全部推倒重新来过。这一点,与国画里的彩墨非常相似,它们都与“水”沾边,都讲究“水在色上”。我们看一件作品的好坏,先要看作者对于画面中水份的把控,然后才看色、型等其它要素。再次,就是强调对于时间的把握。在水彩创作的圈子里,有一句流行的口头语叫“将干未干”,这其实说的是一种对于水、颜料、纸,整体把握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同样在纸上,水份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就完全不同,创作时所处的室内外环境、空气中湿度温度的变化、甚至季节的交替都会给画面带来微妙的变化,所以正是因为种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同一位艺术家不可能创造出2张完全相同的作品。
T: 在国人的印象中水彩一直与速写、小品画相挂钩的,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J: 这种看法很有市场。水彩起源于西方,因为携带方便,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很多画家所钟爱,像是丢勒、透纳等人,他们把水彩作为写生的工具,先用水彩画速写,把现场感表现出来,之后再回工作室里“精加工”。当然,随着相机的发明这种做法被淘汰了,水彩迎来了新的生命周期。
近百年来,水彩借鉴了其他画种的优点,无论在创作理念、步骤、用色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水彩对于素描的要求非常高,远高于最初的速写阶段,并在技法上也出现了诸多革新,像是撒盐、用刮刀刻意破坏纸面、用油调色等等,再加上很多水彩艺术家都有自己独门绝活,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画面变化。
T: 国内水彩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目前我们处于什么阶段?
J: 通常把国内的水彩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从郎世宁来华一直到上世纪10、20年代;成长期,20年代到建国前,水彩画的第一次飞跃,在商业上出现“月份牌”,此外,水彩进入各个艺术院校涌现了一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形成期,1949——1978,水彩画的第二次飞跃,尤其是1954年全国美协举办了一个展览“全国速写、水彩展览”,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总结,当时涌现了一大批水彩画家,至今仍是国内水彩创作的中坚;繁荣期,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不仅在展览数、作品数,还是在创作队伍、作品水准等方面都处于史上最好的时期。现在很多艺术类的高校也日益重视水彩,将水彩划分出来,成立独立的系科,像我的母校湖北美术学院,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都有开设,说明水彩的影响力在稳步提升。
T: 虽然影响力在提升,为什么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
J: 这样的局面挺正常。首先,水彩的尺幅还比较小。除却部分创作因素之外,客观上还受到纸张尺幅的限制,目前国内的专业创作用纸主要依赖进口,选择面较窄。其次,水彩的影响力亟待提升。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需要更新思路、方法,力争让更多的受众看到水彩、了解水彩、直至喜欢水彩。再次,水彩毕竟是近年兴起的收藏品种,市场、藏家还处在接纳、培育的过程,尚需时间,急不得。
T: 就推广问题请展开谈几点?
J: 目前看来,推广问题是水彩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对比油画、国画两大强势画种,媒体对于水彩方面的兴趣普遍不高,而在学术圈子里,从事水彩评论、历史梳理的人特别少,愿意在高质量的期刊、报纸上撰文为水彩发声、呐喊的人其实也不多。所以,我们HIHEY这次举办在线水彩专卖,就是为推广水彩、培育市场进行的一项有益尝试。希望通过我们不断地挖掘优秀的作品、优秀的创作者,拉近公众与水彩的距离,切实为中国水彩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