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认识与发现美

浅谈莫高窟壁画由北朝向隋唐的风格演变

2013年08月12日 11:27:4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敦煌,这个着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其石窟的雄伟而闻名世界。其中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其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的应该说是壁画了,窟内壁画4.5万平方米,它以中国民族绘画手法为主,使所表现的对象达到神与形的高度统一,充分显示了中古时代中国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才能。

动荡的北朝正处在莫高窟壁画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壁画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粗犷狂放、不守成规、大胆用色、形象怪诞,豪放,其题材也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北朝时期,莫高窟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以宣扬舍己救人的佛本生故事为主题的。这类题材在北朝流行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北朝时期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而多灾多难,它通常以佛所曾经历的劫难而最终取得大光明的结局来为世人的现实生活排忧解难,因此才有了充足的流传缘由。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敦煌以西的新疆拜城地区佛教艺术中,本生故事已经成为常见的题材,小乘教派已经流行起来。

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在不同朝代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对本朝壁画的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北朝到隋唐其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下面就从构图、色彩等方面对其风格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于构图

平列式布局是壁画中最常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它通常用在横向延伸的画面中,这也是中国绘画中极为古老的布局样式,在汉代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擅长表现有时间关系的故事,有主次关系的人物以及罗列的器物场景等,具有一定的次序感。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虽然局部还有一种西域依空间远近定大小的描绘,但在总体上已是一种平列式的叙述性布局了。由于这种构图方式在北朝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它的应用与发展就显得略微逊色。但到隋唐时期却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当窟形发展成厅堂式样之后,窟的两侧壁、窟门的上下部分中的菩萨、供养人、礼佛人、乐人以及一些佛传故事也多用这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会使观者产生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次序,由于画幅多与视线平齐,也能造成一种使观者感到平等亲切的感觉;另一方面,它对所描绘的题材来讲,也是非常适合的经过选择后才形成的构图方式。在北朝,由于对本生故事的描绘需要,常常采用鸟瞰式构图将不同时空中的情节穿插其中,或将不同的各个小型绘画局部情节穿插安排在主要情节描绘的同一个画面之中,造成一种纷繁而耐人寻味的效果。

隋唐时期,壁画的构图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时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全景式构图,并以此完成了殿堂式建筑中最主要的巨幅壁画的构图模式。这种全景式构图又与其他的构图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效果。从侧壁或墓道中的平列式构图为主的绘画引导到最正中那巨大的全景式构图,不但突出了壁画的政教功能,也使其审美功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充分调动,而主体壁画的四周,又利用错落穿插的方式,增加了对不同内容的表现能力,也增加了壁画的可读行,还调节了壁画的单调性。

关于色彩

由于莫高窟的壁画都是在石窟内,受建筑环境与空间的制约,受洞窟内光线条件的制约,壁画绘制者必须考虑适应这些客观环境的色彩关系。

“装饰色彩结构”作为一种技法,到了北朝已经开始脱离原始稚拙的自然状态,并在匠师们大量的壁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从北朝可以看到那浓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浑沉而又明亮的色彩调子和丰富而统一的色彩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然而随着绘画的发展,观念在逐步更新,到隋唐时代则以另一种倾向反映出色彩的民族性,并以文人画的画论经验反映出来,如“用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色彩相和”,“若火气炫目,则入恶道矣”,作为当时文人及专业画家的用色经验,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民族性,即在重色彩的“和谐”反对火气;注重淡雅、秀润,反对艳俗、轻浮;注重色彩沉着,反对浓艳炫目。敦煌莫高窟正是在这种色彩观指导下,表现出色彩审美的高度认识。

北朝处于壁画发展的早期阶段,其色调比较单一,多为土红色的暖色调,结构上多为“对比色调”,到隋唐时期壁画的色调更加多样化,既有“对比色调”又有“类比色调”,还有柔和的“中间色调”,“调和色调”,也有“花调子”、“灰调子”等,并在色调上展现出冷、暖、深、浅、明、暗、浓、淡、强、弱的不同个性,反映出其色调意识越来越强,色调的多样化显示出莫高窟492洞窟的不同色彩效果,打破了色彩类同的单一化。

在绘画技法上,早期是简易的“单线平涂”加“叠染”的方法。线描还处于稚拙而粗犷的状态,到唐朝已是功力深厚的“线描勾勒”法和细腻的“渲染法”相结合,形成“工笔重彩”,具有充分而细致的表现力,作为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后期又被 “凹凸法”逐渐被“渲染法”所取代,这种近乎平涂的柔和起伏感与“单线平涂”的表现形式更加和谐统一。“渲染法”的发明不仅用以表现人物的起伏变化,同时广泛运用到衣纹、山水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工笔重彩”的艺术表现力,加上线描技巧的高度讲究,标志着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上和观念上的进化。

关于线条

从早期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出,流行于北朝时期的线描多为曹衣描,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法,更是一种外来的造型风格。隋唐时期线描在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将线条的韵味、柔美与刚挺在意境上加以发展,使绘画更加神入化。此时以兰叶描为主的壁画,其用线突出特点为:随着人物形象的不同而随机应变,线描造型疏密有致,虚实结合,浓淡变化有致,落笔、行笔、收笔都有粗细的变化且有着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使画面带来了光辉灿烂的效果。

总之,莫高窟壁画风格的演变,不但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且对每个朝代的历史更是鲜明的见证。尤其是隋唐的风格更是对后世绘画造型、色彩、构图、用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伟大的创造,曾经推动了当时的文化与思想,而今天它仍给予我们美的享受,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它的艺术价值更值得后人去探索和发现。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