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记忆飞彩蝶

——记画家陈丹青

2013年03月05日 09:34:2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事情成了记忆,便如跑马蹓蹓的山,一朵溜溜的云。虽然会被时间的风吹得没有了踪影,却又会在某一个奇妙地瞬间,灵感忽至,信手捕获。这一个偶尓,可以循着踪迹,追上重霄。原来,记忆竟还那么犹新,过去了又似过电影般重又回到了眼面前。真感谢记忆的奇妙,让回顾清晰如昨,带来了品说当年的留恋。

是扬子晚报近期一个传奇解密,说到当年乡镇企业在苏南的异军突起,勾起遐想。不由找到曾是同学,亦是亲戚,我该称呼叔太爷的童家银。当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乡镇工业建设的指示正在南京抓紧进行。童家银这时候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刚好分配在江浦县乡镇企业工业局。童家银经我一提,对异军的怀念,便如开闸的水注,油然而不可遏止。他说,那是一九七八年三月,刚到任便接受了一个布展的任务,要求将本县社队工业发展情况,用板块宣传,做一个统盘推动。

不善于文艺宣教的童家银只得求助于江浦县文化馆。当时的美工人员听到县委调令,立马上阵,很快就完成了实地材料与宣传展板的对接。童家银也在如此顺畅中如释重负。正在为压到肩头的第一桩任务的完成而松口气时,上级打来电话。童家银不无自豪地回报,展板已经完成。既然如期做好了,南京市的相关领导当日赶来,实地参看。不看还好,这一检查,有眼界的上级领导一下看出破绽:字哪能这样歪斜?画哪能这样涂抹?古板的八股格局,分明的做作差距,立刻引起上级的指责。童家银这可真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整个县局的工作人员也都从沾沾自喜中陷入了一头雾水旳茫然中。既然上级有关领导对如此虚拟的格局通不过,也只有推倒重来了。可是谈何容易?本来不算紧张的期限,因为这一折腾,所剩只有三天了。先还满打满算地打了包票呢,童家银很有些耍了眼了。真恨自已太缺乏美术功底了。现在事情僵在这儿,怎么能因为一个江浦县而拖了整个苏南乡镇工业展览呢?县委同志也为事情到了这一步而不敢怠慢。同志们通过冷静分析,确实看到了布展的轻浮和死板。所好问题不在宣传材料上,可是要突破现成的展板格式,也不是一挥而僦那么轻而易举的。不像黑板写字,擦掉重来那般轻松简单。就在大家一愁莫展之际,一个常下队走走的石桥乡干部,既然开动脑筋,向县长提供了一个能人,这就是现今大名人陈丹青。
陈丹青当时二十来岁,是从上海挿队过来的知青。据说在上海的少年时期已经学习到了绘画的各种门道。陈丹青先是随着上海知青大呼隆挿队到安徽乡下,经过曲曲折折,才转到了南京江浦的石桥。陈丹青一落户到生产队,立刻以他的过人的美术才能崭露头角。同行的一个知青队友在田头就这么叉腰一站,只要他手上拿着画笔,便能将这个姿容,像拍照片一样给你定格在纸上了。怎么看,怎么像,灵动之气好让人感到栩栩如生,不由让人争相邀他一画。陈丹青也不拘泥,谁请即画,不论是谁,都一视同仁。更一丝不苟,画出你的真容,让你爱不释手。也因此名声大振,远远近近的社员群众,一到雨天,总是慕名而至,挤满了小茅屋,喜笑颜开的让他画像。陈丹青的有求必应,让人在耳濡目染中记住了他。当下,县里遇到布展难题,自然会让这位下队干部,出以公心,进行了推荐。当时,凡事都讲究个自力更生,不求外援。小小县城没有一个像样画家,江浦社队工业又不甘落后,也只好调这个知青前来一试了。

陈丹青在童家银相陪下赶到地处三牌楼站的南京工学院,走进了江浦县布展的空间。只见他明眸善睐,目光炯炯,巡视对比了一个来回,只问童家银一句:“文化馆美工组的人呢?”童家银只能噘着嘴道:“怪我,让他们走了。吃了批评,再也请不来了。”

陈丹青没有再问第二句。只见他左右开弓,毫不犹豫,将所有画好的纸面撕了个彻底粉碎。这可吓得童家银一佛出世二佛生烟。人家几个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布展收拾好,怎么说不要就不要?即使画面太粗陋太俗气太陈腐了,眼看展览在即,主要是时间不够用了,重打锣,新开张,你一人是三头六臂?

可又不能说,不能阻止。自己又不会写,又不会画,急得童家银七窍生烟,不能自已。也只有让心底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大眼瞪小眼地相陪了。眼睛一眨不敢眨地盯着,都带上了血丝。童家银定着睛看呀看着,只见这个陈丹青,既然心有定数,说时迟那时快,将新纸张往展板上一铺好,既然提笔就写,也不作个铅笔勾画底稿。也就在这这眨眼之间,一面端庄秀气的题牌书就了。工笔那么猷健,上下间距,配合着有棱有角的隽永字体,又表情又达意,既让人看到了宏文浅说,还品赏了一番书法美感。捏着一把汗的童家银,总算放下了悬在心口的大石板。从容下来,童家银才发现,陈丹青的胸有成竹,气平神舒,原来在坐车赶路的时候,陈丹青巳经看准了材料。只见他捉住排笔,蘸匀彩粉,一个举手运笔,一排字轻盈如手执彩练,落笔呵成。在这转瞬间,又一展板,经过陈丹青的挥洒自如,又呈现出了人人期许的文字格局。有横有竖,怡态大方的中国字,在陈丹青手捏的排笔游走间,灵动闪现,如芙蓉花开,悉数绽放。目瞪口呆了的童家银,这才有所刮目相看,从心底响彻了读高中时朗朗成诵的一句话: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到夜阑人静的时候了,陈丹青意犹正酣,手笔自如,还如刚来一般,有着施不完的劲头。童家银生怕陈丹青饿着,又递茶水又送饭莱肉蛋。直看着陈丹青吃喝了个饱,童家银这才催促道:“过十二点了,休息吧。”不动声色的陈丹青听了,侧脸反问:“您不是说没时间了吗?”童家银在路上是曾反复说过这句话。确实只剩明后两日了。不过,陈丹青一来,出手如此机妙,却又如此大胆,直令童家银一改慌张。既看到了陈丹青的实力速度,两天完全能忙下来。所以,童家银宽慰陈丹青道:“明天还有一天。”却不想陈丹青不但没有丢下画笔,眼睛更不旁视,将憋足了的那口气渲泄成文墨后,这才反问了半句:“不留点时间让领导审查拍板了?”这一句好让童家银倒吸了一口惊诧之气。想不到一个文文静静,不多言多语,只看重手上功夫的沪上奇才,竟然考虑得这般周到。童家银在欣慰中由衷地感激涕零起来。自觉地不吭不声,自觉地相陪相伴,又过了两个钟头。第二天一大早,陈丹青一醒,即从床上一骨碌跳将下来,直奔布展室。童家银连跟是追,才发现陈丹青昨晚是和衣而眠。想必累得连脱衣服的劲儿都没有了。可是到底年轻,一觉蓄足了力气,又是一个饱满的精气神。

童家银赶紧买来豆浆馒头,劝陈丹青趁热吃饱了好干活。当陈丹青推出最后一个展板,上级果然又来了电话。这一次江浦县乡镇企业成就展,当天盈得了上级的称赞:不落俗套,大气恢弘,完全展示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风貎。布展通过了。可以喘口气等候展览了。陈丹青既然余兴有加,在收拾笔墨纸砚的当儿,朝童家银说了一声:“谢谢你跟着忙前忙后,我送你一张画吧。”说着,陈丹青让童家银就地正襟危坐。只见陈丹青取上那只管毫,认认真真拈动着,汲饱了墨汁;又认认真真,朝童家银端详了一回,开始笔走游龙。清亮亮的白纸上,立刻再现了一个素描的童家银头像。这么一气呵成,童家银的一个同事趁热打铁道:脆再给童家银画个穿军装的。他刚转业,还想着部队呢。陈丹青更不打话,又铺了张纸。手起笔落,一个穿军装的童家银跃然纸上。县委见识了陈丹青的本事,不久,将陈丹青破格调入了江浦县文化馆。陈丹青就地给童家银画的两幅画像,童家银也珍藏到了现今。说着,童家银从收藏林散之的墨迹中捧出了这两幅素描。我眼前一亮:丹青提字,真迹。

(文/李昌祥)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