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赞美生活——读张清秀绘画有感
从张清秀的作品中立即就能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可以看得出他喜欢一种热情、奔放、纯真与浪漫的艺术氛围,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画家的作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作画为乐,在艺术的生涯中尽情享受创作的自由与快乐。
张清秀愉快地观察、体验、想象、创作,毫不放弃对感官世界真实性的探索,同时又善于通过绘画表现内心的情感活动。他曾长期研究齐白石的书画艺术,潜心创造出“倒变画”、“百虾图”、“飘草”等新画法。张清秀画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颇得齐白石艺术的真谛。他认真观察掌握了虾的特征,能以娴熟的笔墨技巧描绘虾的造型,下笔时利用墨色与笔痕的变化表现虾的身形与质感,纯净的墨色中蕴含着无数丰富的细节。一对浓墨点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缕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使虾的头部产生硬壳透明,由深到浅的变化。他以疾劲的笔法刻画虾的长须与臂钳,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有开有合,触须用数条淡墨线条勾出,寥寥几笔,即用墨的深浅、浓淡,表现出各种微妙的细节。
虾群在水中畅游的动势与情态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突出虾与水相映成趣的鲜活感,用线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中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彼此之间动势的变化通过腰部的姿态来表现,腰部的刻画一笔一节,接连数笔,形成由粗至细的节奏,有的躬腰向前,有的直腰游荡,有的则在弯腰爬行。尾部亦是寥寥数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整体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游弋的虾群随波起舞,虾的轻灵、透明、纤细与形态粗壮、肥厚,摇摆不定、墨色饱满的水生植物形成对比,更能体现出虾的威武与神气,有力地呼应了“群龙雄风”的主题。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群众中的画家,张清秀的作品很多都能深入挖掘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与内容,从而使其画作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感与质朴的气息。罗曼?罗兰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张清秀正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体验到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在于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从他的绘画可见蓝天、远山、碧水、小桥、农舍等醉人的美景,观众立即被那纯净、质朴的艺术境界感染,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时代,禁不住发自肺腑地依恋与赞美。他笔下的田地、牧童、果蔬、花鸟等无论在造型与色彩上都体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自然生态。在构图上以节奏感强烈的线条组织画面,造成山的起伏,水的波澜,枝干的苍劲,使画面充满了动感;用大片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卵形渲染画面,形成鲜明的色块;用色点堆积成植物的小叶、花瓣、花冠、青苔,意到神随地营造画面,形成了质朴与简率的艺术趣味,绚丽的色彩在画面跃动,充满了生命的节奏与韵律。他的写生作品更是充盈着朴实无华的气象,画中既无群峰之跌宕,无怪石之险峻,更无楼阁之华美,但仅凭眼前这起伏的小丘、潺潺溪流、村舍瓦房、几亩池塘……或皴擦点染,或浓墨重彩,无不通过平淡与纯净的艺术语境,给人一种清新质朴、清明灵秀、生机盎然的生活气息,令人心旷神怡,神驰向往。然而,眼前这诱人景色却并非绝对的自然,是艺术化了的真实,是艺术的创造,它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与肯定,传达出自我的感情与个性,他不是通过客观对象去诉说,而是通过艺术的提炼与升华来感染观众。
张清秀的人物画同样反映出单纯与质朴的气息,既体现在用色的单纯、果断、明快,更体现在作品内容与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题材往往直接出自民间的生活,如《母子情》这类作品,深情地刻画了被薄情郎抛弃的孤儿寡母的形象,抓住了百姓生活的细节,反映出时下社会风气的世态炎凉,具有强烈的道德感与哲理性。即使面对《孔夫子拜少年师》这类历史题材,张清秀也都能用生动的笔法刻画出老者的沧桑,孩童的天真无邪,并非像以往的文人绘画那样刻意追求高妙、文雅与野逸的气质。在处理人物形象的手法上,他善于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果断下笔,删拔大要,凝想形物,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造型,用线饱满而有弹性,具有生动的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结构、衣纹转折等部位的处理准确到位,使形象的整体感与精神面貌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他的绘画不是单纯追求笔墨技巧的洒脱与光鲜夺目的外表,而是用心去体会生活,努力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与气质,从而使其作品成为百姓生活的传神写照。
张清秀的艺术中另有一路植根于传统书画精髓的作品,如竹石、梅花、书法等,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书画传统的苦心钻研。作品强调运用中国画的气韵、笔墨、章法、繁简、参差、疏密等内在规律,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基础上通过取舍、概括、想象、立意、组合等方法创造艺术形象。其中有些属于不拘于常法,完全按照自我的情绪与状态尽情挥洒的豪放之作,尤其他的草书,构图奇诡,笔力遒劲,墨色饱满,浓淡干湿变化多端,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一笔一墨间运用自如,将人带进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
艺术评论家、美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