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与道通 必然灵至
记得听过一句话:“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诚然如此,而赏读王亚玲的作品,你会感到岁月静好,心里澄静。“理与道通 必然灵至”。这就是我观赏王亚玲作品视觉的逻辑起点。
观亚玲女士的工笔作品,有一种岁月静好的安详。王亚玲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女画家,她的作品取材于敦煌壁画,读她的画似乎让我嗅到久违的文化遗韵,其中不烦遗失已久的文化之梦,不由得让人回味不已。近两年,她不远万里之遥,自敦煌来到京华,求学于颐和园左近的当代工笔画院,在对传统的学习中,她深刻领悟工笔技法及传统与当代人文环境的审美情趣,充分调动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能力,把神秘悠久的敦煌壁画化为朴实生动的优美画面,用创作的激情去进一步融合笔墨,色彩,构成等理性的因素,在传统审美经验的框架下,张扬个人感悟与色彩的内涵空间张力,走出了一条既传统又出新的工笔之路,用浓浓的思古之幽情去感染,打动欣赏者。她作品的画面细腻,优雅,意境深厚,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觉和梦幻色彩。在我这个热爱敦煌艺术人看来,王亚玲以浪漫唯美且带禅意的古典精神追逐古人的生命样态,以如歌的行板吟唱出来,有如晚唐诗的意味。她的工笔作品从敦煌壁画中寻找创作灵感,追求清逸古拙的古典审美情趣,人物造型优雅古拙,内蕴神秀。
对于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住在敦煌无疑是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借鉴要取乎法上。而亚玲笔下创造的各种工笔人物,特别是敦煌壁画背景下的当代清秀的女子形象,则以其丰富的感情内容和独特的精神风貌,感染和熏陶着欣赏者的视觉与心灵。
她的作品通过含蓄而有诗意的画面,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笔下创造的工笔人物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她在创作中强调内心的表现力,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与书卷气,情趣盎然,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亚玲的创作,本质上是—种文化心理的绵延,画家或痴迷于传统,或倾心与现代,皆有其性情之源,不是吗?有了这样的文化积淀,她的艺术表达可谓游刃有余,他在历史天空下的氤氲中求形外之意,会弦外之音,得空外之响,得意而忘形,无言而会心,笔下自然出卓然静气,而无尘俗之病。
她在绘画中寻求一种古意,意非复古,而是寻求一种气息,细究之,这种气息应该清雅脱俗,格高韵清,这气息不仅来自于题材与笔墨的典雅,更来自于画家的心境,只有人之志趣高洁,画才不会流于浮泛,意蕴丰满,笔墨才有所归依。亚玲的作品能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体验,因而受到众多观赏者的追捧。
超以象外,而于无象处皆成化境。亚玲的画,确实是唯美的范本,清而不寒。总之看她的画,是如梦如幻的。一言以蔽之,王亚玲在艺术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与艺术风格。
文﹨袁立鹤(河北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