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笔挥申情志,墨舞见精神

——记书法家迟宝春

2012年02月23日 13:19:2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书法家迟宝春艺术专栏   

我认识迟宝春老师是缘于工作关系。初次见到他的时候,我无法把作品和本人联系到一起。他的作品字势纵横,灵气随书而发,苍茫古远,意境深邃,而站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但随着我们交谈的深入,我逐渐被他生动、幽默、深邃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所谓高士雄才不以年貌而论,迟宝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迟宝春,笔名迟浩龙,男,汉族,一九七三年出生,祖籍山东省文登市。迟宝春自幼秉承墨书遗法,13岁即参加电视台书艺表演,在全国书法大赛上屡获殊荣。近期曾荣获第二届华夏龙杯书法大赛银奖,蝴蝶之梦全国绘画书法大赛金奖以及第三届欧阳询奖等。迟老师的书法立足于传统,由于其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非凡的感悟,自然而然走向传统书法由写技法到写性情的升华之路,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端雅庄重、纯涵深厚、清秀飘逸、冲融舒徐、古朴深厚、不激不厉的情蕴。

书法创作首先要求“技法挥运之美”。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还要进一步达到“性情抒发之美”,也就是写出个人的情感和风格特点。迟老师的书法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用笔老辣,点画沉着,笔墨流畅自然,结构端庄稳健,师古而不泥古,既有清正质朴的刚健之气,也有浓郁潇洒的儒雅之风。品赏之际,但见大气、飘逸、舒展,疏密、浓淡、大小互相穿插,浑厚而不臃肿,疏朗而不干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迟老师学习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从传统入手,认真师法经典,勤于读帖,反复临帖,从楷书起步,临写了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等名家的名碑名帖,下功夫学习书法技巧,为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专攻一家,遍临百家,汲取精华”,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后是从友谊中获益,广泛交流,广结书友,在艺术的切磋琢磨中不断完善自己。他勤于向名家请教,乐于同书友交流,有时候还到北京等地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展和书画交流会。这种虚心好学的品格,固然是其品性所致,更因为他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以上三点是迟老师大步迈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捷径,其实也是每个有成就的书法艺术家共同的途径。如果说他最突出的特点,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他对待书法的态度上。他研习书法的目的在于“修健康之体魄,养天地之正气”,这和古人通过研习书法来“修身养性”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学习书法的经验为:“勤于练习,善于观察,精于感悟,乐于交流”。他坚持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将书法置于艺术境界和生活境界的制高点,并且对此孜孜以求。无论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子丑寅卯四时变化,他总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聚精会神地坚持练习,畅游墨海,临池不辍,虔诚地坚守着那份寂寞,享受着艺术的快乐。

反观当下,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书画界出现了追名逐利的歪风邪气,书法这座高雅的殿堂遭受污染,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在这充满浮躁的现实中,迟宝春始终坚守一方净土,与当今某些急功近利者划清了界限,实属书法界之幸。正是这种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的心态,才是他书法艺术不断精进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每个热爱书法的朋友,无论年老年少,都是很大的一个启示。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和趣味,爱好和兴趣是行动的动力,是生活的要素。而迟老师以书法为寄,徜徉于这片飘渺的宁静之域。“书者,抒也”。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飞扬的思绪,是浓缩的人生。常言道,字如其人。迟老师是一个正直、开朗、达观的人。他深谙“笔墨之道在乎性情”的道理,通过汉字书法正心、陶性、养情,正如欧阳修说的“有暇即学书,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尔。”工作之余,迟老师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因为书法艺术给了他的心以更多的活动空间,他因此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书法使他的人生洒脱、富于趣味,更重要的是使他的人生态度达观大度。从他的作品里面能看到属于他自身的精神世界,真可谓“笔挥申情志,墨舞见精神”。

衷心的祝愿宝春老师继续在书艺的追求中感受人生的美好,体验艺术的魅力。学无止境,艺无尽头。祝宝春老师勇攀书法艺术高峰,书艺之树常青!

(文 王保文)

2010年12月13日于北平古籍馆临琼阁

(责任编辑:易笑薇)